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已經提升為國家戰略,對政府決策、社會發展、公共知識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具有深刻影響。“中國特色”和“新型”是我國智庫建設的基本旨向。“中國特色”是與西方比較而言的。我國的智庫建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聚焦中國發展、發出中國聲音。這裡的“新型”,是區別於我國現有智庫在類屬關係、體制機制、產品認知、服務方式等方面的傳統,將智庫建設置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服務於黨和政府民主決策、推進“決策咨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無論是塑造“特色”還是強調“新型”,我們都要搞清楚為什麼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什麼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如何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需求導向是智庫建設的基本原則
所謂需求導向,就是要明確智庫建設的基本價值取向,關鍵是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根本在於為人民做研究、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堅持需求導向,就要回答為什麼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也就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必要性在哪裡。這裡,至少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需要。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於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方面對智庫的需求日益強烈,然而,智庫建設與形勢發展、國家建設需要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體現國家“軟實力”的研究領域,智庫的工作已經嚴重滯後於經濟建設;智庫在影響力、發言權方面也難以滿足社會改革與社會管理的需要。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另一方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是“中國問題”研究的需要。習近平同志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中國正處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的關鍵時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唯有聚焦中國問題、研究中國問題、總結中國經驗、塑造中國自信、傳遞中國主張,才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使命所在,“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所以說,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要求,要牢牢扎根中國,融入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要堅持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研究中國問題,緊緊圍繞黨和政府決策的重大課題開展咨詢研究。
公益導向是智庫組織的機構屬性
我國的智庫首先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組織機構。同時,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典型的社會組織,具有智庫的一般屬性。從國內外理論與實踐來看,智庫的定義雖然千差萬別,但公益導向受到各方認同。這裡的公益導向,就是要求智庫機構的建設和運行要堅持非營利性。一方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堅持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這是由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內在本質決定的。我們可以從智庫與咨詢公司的比較中看出,智庫是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思想產品的,智庫產出的是公共產品,獲得的是社會價值;咨詢公司主要是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顧問服務,產出的是解決管理和經營問題的智慧產品,得到的是經濟效益。智庫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影響政府決策為研究目標,以公共利益為研究導向,以社會責任為研究準則。智庫因公益性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屬性而與咨詢公司邊界分明、不可混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國家“軟實力”和“話語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秉持為人民研究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不能完全按照市場機制來衡量智庫及其產品的價值。智庫研究在於提供公共政策研究和政府決策咨詢,首要目的在於促進社會發展,智庫的產出屬於公共產品範疇。因此,在智庫評價方面,不能用經濟收入和經濟效益指標來衡量智庫績效及其產品質量。對於智庫及其產品的評價,通常採用的是公共評價,用公共績效和社會影響力作為主要衡量標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以服務黨和政府決策為宗旨”,提供對接政府決策咨詢服務需求的智力產品。產品質量高不高,根本上是要看能否提供符合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的產品。“完善以質量創新和實際貢獻為標準的評價辦法”是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內容。這裡的“質量”和“貢獻”體現在滿足“客戶”需求上,應該由“客戶”來評判。二次使用率等“用腳投票”的實際數字也許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主要評價方式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現有的第三方智庫排名的說服力並不是十分充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