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從編雞籠子到生產殲20:中國戰機逆風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8-12-19 07:55:58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榔頭機動、赫伯斯特機動、眼鏡蛇機動、直升機機動……2018年11月6日,廣東珠海,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推出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首次亮相。隨著一個個複雜而精彩動作的完成,觀展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作為航空工業成飛(以下簡稱“成飛”)技術服務部副部長,李濤看著這架飛機的精彩表演更是異常興奮。

  從1978年成為一名海軍航空兵,到1984年進入成飛成為一名機務人員,再到後來從事技術服務工作,李濤親歷了我國二代機到四代機的發展歷史。特別是在他職業生涯的最近35年,他和同事在成飛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航空工業跌宕起伏的一段歷程。

  40年的經歷讓他對中國人自己的戰機充滿底氣。

  這麼大的企業,沒有點“壓秤的東西”,怎麼活得下去?

  1978年,李濤成為海軍航空兵的那一年,郭志平已在成飛的前身——國營132廠工作3年了。在還沒走出“文革”陰影的那幾年,郭志平每月拿著17元固定工資,外加1.5元的糧食補貼,但基本不上班。

  為了激發大家上班的積極性,廠裡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讓子弟學校的孩子每天在廠門口列隊齊聲喊“叔叔阿姨上班早”,以此激勵工人,但收效甚微。

  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後,當時的廠領導作了一場演講,號召全廠職工投身經濟建設。郭志平記得,“大家聽得熱血沸騰”,職工的潛力“像地下的石油一樣被抽上來了”,產量也逐年攀升。

  “成飛真正的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今年剛從成飛數控加工廠副廠長任上退休的郭志平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