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醫學科學院、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發布對“黃金大米”事件的調查情況通報稱,湯光文主持的“兒童植物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當量研究”項目內容是研究菠菜、“黃金大米”和β-胡蘿蔔素膠囊中的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的吸收和轉化成維生素A的效率,2002年12月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糖尿病消化道和腎病研究所批准,蔭士安是該項目申請的成員之一。
“黃金大米”入境未申報
2003年9月,蔭士安以課題中國部分項目負責人的身份,與浙江省醫科院簽訂了美國NIH課題合作協議書。塔夫茨大學於2004年8月與浙江省醫科院簽訂合作研究協議備忘錄,合作項目負責人是湯光文,中方負責人是蔭士安和王茵。
2008年,該項目被轉移至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現場,與蔭士安在該地開展的國內項目“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合併進行。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與湖南省疾控中心簽訂的課題合作協議書,衡南縣江口鎮中心小學是“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的項目點。
隨後,浙江省醫科院與湖南省衡南縣疾控中心簽訂“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 的效率研究”的課題現場試驗合作協議書,但未明確告知試驗將使用轉基因大米或“黃金大米”,現場也設在江口鎮中心小學。
2008年5月20日至6月23日,含“黃金大米”試驗組的試驗在湖南省衡南縣江口鎮中心小學實施。試驗對象為80名兒童,隨機分為3組,其中1組25名兒童於6月2日隨午餐每人食用了60克“黃金大米”米飯,其餘時間和其他組兒童均食用當地採購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