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縣近日拿到了山西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文件,文件明確,大同縣享受“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樣待遇。這意味著,在成為“小康縣”16年後,大同縣開始享受“貧困”待遇,獲此稱號後該縣已得到千萬元資金資助。
對於“貧困縣”這頂帽子,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臭豆腐,言外之意是聞著臭,吃著香。“貧困縣”的名聲確實不怎麼好聽,但是一旦被評為“貧困縣”,各種現實的利益和好處,又確實讓人無法拒絕。這正是全國很多地方寧可不要好名也要好處,進而爭搶“貧困縣”名額的主要原因。
但是,一些地方的“貧困縣”名不副實,有鑽國家政策空子之嫌,另有一些地方則相反,經濟發展水平明明還處於相對落後的境地,卻早早戴上了“小康縣”的高帽。山西大同縣成為“小康縣”16年之後,又主動“返貧”成為“貧困縣”屬於哪種情況呢?據當地一些領導幹部介紹,在當初評定“小康縣”的時候,大同縣有些指標並沒有達到評選標準,但是為了得到這個稱號,當地主動調高一些統計數據指標,以迎合“小康縣”的評選,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數字出小康”。
“數字出小康”只是表象,“數字出政績”才是根源,因為有了這個政績,有了一連串光鮮的經濟統計指標,才會對當地主要領導幹部的仕途升遷帶來好處、產生幫助。成為“小康縣”的大同縣,其繼任領導不想讓人覺得在自己的任內各項經濟指標出現下滑,於是只好繼續在統計數字上做文章,就這樣一年年加上去,GDP數字越來越光鮮,這頂名不副實的“小康縣”帽子也就越戴越牢。可正如俗話所說,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這頂大帽子戴久了,難免會壓得人頭暈難受。於是,就出現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小康縣”主動求“返貧”的奇怪現象。
不管是“貧困縣”還是“小康縣”,在評選過程中都應該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尤其是對於當地的主要領導幹部而言,更應該多點為民謀福祉的意識,少點個人利益的考量,不能把“貧困縣”和“小康縣”當成一個面團,想怎麼捏就怎麼捏。(時間:3月1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