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直關注榆林產婦墜樓事件。
產婦馬某在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二病區墜樓,慘劇引人關注,深入調查正在進行,最終結果值得期待。但媒體對事件的報道一波三折,涉事各方各執一詞,“真相”幾經反轉仍難見廬山真面目,卻值得反思。
不管是依法調查,還是依法裁決,定分止爭,都要以事實為依據。按照法治思維,認定事實,當然得依靠證據來判斷。但這一事件的“麻煩”就出在證據上。醫院方出示的證據,是孕婦檢查的各種記錄,事發現場的監控錄像,以及經過當事人及其家屬簽字的委托書、確認書。家屬一方提供的更多是言辭證據。各執一詞的關鍵處,就是孕婦是否跪求做手術,家屬有沒有口頭同意并要求為孕婦剖腹產。關鍵處難以認定的瓶頸,還是證據的闕如。
建設法治社會,倡導遇事找法。現代科技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留存固定證據的能力。但科技也有達不到的地方,比如人的內心。當證據不足以還原事實真相時,法律也就只能止步,執法司法者也只能徒呼奈何了。法律之不足,需要良知來彌補。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對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無動於衷的。面對血淋淋的慘劇,在場的每一個人,不管是醫護人員,還是當事人的家屬,良知都會受到觸動。當事人各執一詞,真相只有一個,總有一方在違心地掩蓋事實。就此事件來說,技術無能為力時,就需要喚醒當事人的良知,衝破私欲的藩籬,直面事實真相。就全社會來說,呼喚弘揚良知良能,通過致良知提升道德的高地,將更有助於全社會守護法律的底綫。呼喚致良知,與提升法律意識、證據意識,并不矛盾。
對醫院方面來說,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醫院方講程序講規則,是不錯的。但為了講規則而講規則,絕不是法治精神。面對生與死的緊急選擇,僵化適用規則,不僅會遭受民衆的質疑,更會受到自身良知的長久責難。
是遵守既有規則眼睜睜看著生命流逝,還是聽從良知召喚拯救生命於急難,反思榆林孕婦墜樓事件,不妨聽聽雨果借冉阿讓之口說出的這句話:“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鄭博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