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3月12日,《兩岸視點》雜誌有幸在政協委員駐地採訪到了唐長紅委員。
唐長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1959年1月生,1982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1989年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碩士學位,歷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專業組長、研究室主任、副總師、總設計師、副院長,中國航空工業副總工程師。長期從事飛機氣動彈性、結構強度、總體設計工作,先後擔任“飛豹”飛機總設計師,運20飛機總設計師。
《兩岸視點》:唐委員,您說過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體現的不僅是國家工業水平的強大和人才實力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現。而近代歷史上,恰恰是由於武器裝備、軍工實力等方面的落後令中國遭受到巨大屈辱,帶來了中國人百年來文化上的不自信。在中國硬實力已經躋身世界前列的今天,您認為中華文化軟實力在中國軍工產業發展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和影響?
唐長紅委員:近世以來,我們飽受了落後帶來的屈辱,所以很多仁人志士除了有革命的熱情,還具有科學報國、科學救國的這麼一種思想。許多中國人自那時起,就對現代科學技術懷有強烈的追求和渴望,但真正深入人心的,是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的家國情懷。
我們有一些老的飛機設計師,親眼看見過日本飛機在我們的國土上投炸彈,但那時候我們造不了能抵抗侵略者的飛機;我們還有一些老的設計師曾經參與過抗戰的過程,從戰場上下來以後,就日以繼夜地做裝備技術工作,在他們心中,科研就等同於作戰,技術的優劣就等同於戰場的勝敗。
近幾十年來,世界仍然不太平。我們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個安全的環境。歷史告訴我們,你不進步,就得挨打,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強盛,強盛就要靠科技的進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每一個中國人,可能都有希望國家科技水平快速發展這方面的心願。在習主席規劃的中國發展道路中,我們不僅要過上全面小康的日子,我們還要做科技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