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評論員 齊雲鴻)中國政府在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方面,高度重視推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優化產業發展思想,按照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生態經濟,努力構建以生態農業、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
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狹義的增長,還包括廣義的結構優化升級、分配以及生活質量、社會福利,包括體制的轉變异及發展機制的創新。“唯GDP論”是非常片面的。中國要再次獲得歷史性大發展,就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從突出速度的高速經濟增長向更加注重提高增長質量的持續穩定適度增長轉變;從外需帶動型經濟向內需拉動型經濟轉變;從技術引進依賴型經濟向自主創新支撐型經濟轉變;從資源支撐型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經濟轉變;從生產能力提高型經濟向產業結構優化型經濟的轉變;完善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包括價格體制、供求關係、資源要素、環境成本、相互制衡機制等層面。
2007年6月,胡錦濤總書記第一次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兩個關鍵之一。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凸顯重要性和緊迫性。2010年初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强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