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八駿指出,香港正處於“承前”向“啟後”轉變的轉折點,梁振英出任第四任行政長官是適應這一轉變的不二之選。(中評社記者攝) |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中評社日前舉辦《香港新特首:挑戰與應對之策》思想者論壇,中國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周八駿在論壇上指出,隨著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不斷拓展,經濟講“一國”與政治強調“兩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國兩制的認識和實踐必然地開始向下一個階段邁進——承認“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他說,香港正處於“承前”向“啟後”轉變的轉折點。香港現在深層次矛盾為什麼這麼尖銳?這跟現在台上一些人長期受港英政府訓導、頑固堅持“積極不干預”過時的觀念分不開。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施政的觀念問題。這種觀念的改變,必須有人事上的相應改變。他認為,梁振英出任第四任行政長官是適應這一轉變的不二之選。
香港第四任行政長官3月25日產生,中國評論通訊社與《中國評論》月刊在梁振英當選翌日,邀請多位香港專家學者,在中評社香港總部會議室舉辦《香港新特首:挑戰與應對之策》思想者論壇,對梁振英未來特首之路展開深入研討,為新特首未來施政建言獻策。
周八駿分析說,第四任行政長官競選,要以兩條線索來分析:一是一國兩制與時俱進,一是香港從港英統治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過渡。兩條線索的區別在於,“過渡”在中英聯合聲明發表以後就開始,而一國兩制的原則在九七前已提出,實踐則從1997年7月1日開始。
“按照我個人觀察,一國兩制的實踐,已經歷兩個階段,現在正處於關鍵的第三階段。”他說,第一階段是1997年7月1日至2003年7月1日前後。在這段時間,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和實踐,是經濟政治都強調“兩制”而忽略“一國”。然而,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不以任何人主觀願望為轉移,早已開始建立密切聯繫,主要表現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區“前店後廠”的分工。這種分工把香港經濟和內地經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這種聯繫在亞洲金融危機以後,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不斷拓展。所以,我們看到2003年7月1號前後,香港社會出現一個非常吊詭的現象。一方面,對溫總理6月29號在香港主持簽署CEPA,即使是反共媒體,都給予正面評價;但是,緊接著7月1日,圍繞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爭議,也包括特區政府施政失誤,觸發數十萬人大遊行,喊出“還政於民”的口號。
從此,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實踐進入了第二階段:經濟講“一國”,政治上依然強調“兩制”。一些香港人因為經濟不得不講“一國”,於是,在政治上產生逆反心理,要求加快實行雙普選。這種觀點和情緒,在香港上流社會特別強烈。但是,隨著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不斷拓展,經濟講“一國”與政治強調“兩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國兩制的認識和實踐必然地開始向第三階段邁進——承認“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