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辦、國辦於2015年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網絡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記者 束沐)2月6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今後一段時間國內社會智庫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與新規劃。儘管新聞稿中相關內容僅一百餘字,但對於廣大社會智庫工作者、研究者而言無疑是一則令人振奮的喜訊,因為此次以“中央深改組”之最高層級為社會智庫發展指明方向,不僅象徵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又一次“提檔升級”,也意味著中國社會智庫建設即將進入快車道。
從“上兵伐謀”到“合縱連橫”,雖然中國自古就有諸子百家向君王獻計獻策的悠久歷史,但作為西方政治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智庫”還是一個改革開放後被引入中國的概念。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智庫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庫”概念,標誌著中國智庫建設正式納入國家改革與發展總體戰略與頂層設計。
根據中辦、國辦於2015年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劃分為黨政部門智庫、社科院智庫、黨校行政學院智庫、高校智庫、軍隊智庫、科研院所和企業智庫、社會智庫七類,而一般性的籠統分類,則可大致分為黨政軍智庫、高校科研院所智庫、社會與企業智庫三大類。其中,社會智庫雖然成立時間較短,與其它類型的智庫相比數量與底蘊也較為有限,但近年來通過探索與實踐,一批成績突出的社會智庫湧現出來,在提供決策咨詢、提升國際話語權、擴大國際影響力等領域表現頗為亮眼,贏得了國內外輿論矚目。
例如,有的社會智庫積極在海外布局設點,為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投資建設提供信息支持與智力支援;有的社會智庫在涉及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敏感國際問題上響亮發出“中國聲音”,與外方智庫展開合作與鬥爭,建立起旨在促進溝通與對話、降低分歧與衝突的二、三軌平台;有的社會智庫助力“主場外交”,在G20杭州峰會、金磚廈門峰會等活動中為“中國方案”貢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