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曹仁超:4萬億2.0版出爐 國進民退成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8:40:01  


   
  時間”換“空間”

  中國進入轉換期,從2007年以前的薄利多銷,改為提升產質量素、改善邊際利潤、放棄高增長。國家政策是希望中國製造業日後占GDP30%左右,因為製造業能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上述政策,過去德國推行得十分成功,德國房地產一直平穩發展,從來沒有泡沫,製造業除了大企業外,不少中小企一樣可以生存,產質量素更達世界一流水平,上述經濟結構令德國經濟一直維持良好增長,不似日本自1990年房地產泡沫爆破至今未能復甦,甚至像美國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亦失去動力,但中國經濟能否模仿德國而取得成功?

  由於中國房地產城市化的趨勢繼續,長期而言,“上”的壓力仍很大,另一方面來自政府政策及銀行壓力,短期“下”的壓力亦少。國家政策要求樓價小幅下調兩三年,隨著人均收入提高,政策可以逐步放寬。即國家政策是以“時間”換取“空間”,一切以維穩為主,以免出現類似1997年8月至2003年4月時香港的情況。

  在新興市場(不包括歐、美、日),人們仍傾向買磚頭、賣出股票,此一趨勢在中國亦一樣,至今仍未見改變。今年中國每1000人擁有52架私家車,較OECD國家每1000人擁有100架有距離,但同新加坡39%家庭有車、台灣20%家庭有車比較,中國大城市家庭已31%擁有私家車。7月份廣州市政府宣布限制市民購車,中國汽車市場由過去高增長期進入低增長期,未來內地汽車股應否繼續睇好?

  國家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公布仍在研究應否補貼農村購買汽車(2009年政府曾提供補貼給市區居民購買省油汽車),政府不認為中國農民應擁有私家車;加上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上升5.5%,看來並不需要進一步的刺激計劃。

  穩中求變難度高

  香港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情況仍在擴大,最高收入20%的人口,無論政府推出任何政策都可成為受惠者,最低收入30%的人口由於有政府社會福利保障,問題亦不大,最慘是占50%人口的中產階級,既上不了天堂又落不到地獄,只有半天吊。收入分配不平衡令市民質疑特區政府的公義及公正,今年7月又再次引發大量人士上街遊行。富二代的誇富行為亦刺激起普羅大眾的公憤。

  CY上台後如何實現“穩中求變”?如何令年輕人買得起樓?如何不影響小業主手上的財富。外國名牌商店已將香港零售鋪租金炒至天價,如何令本土中小企業仍有生存空間?求變容易,例如董建華的八萬五房屋政策。求穩亦易,例如曾特首的孫九招。最難是穩中求變,既要“穩”又要“變”,互相矛盾。講就易,做便難,更何況2008年起香港經濟已進入回落期,或叫GDP低增長期,看來CY還是少說話多做事,拿出成績來,才叫人心服口服,沒有成績一味接觸群眾是沒有用的。

  2008年起,香港進入“贏家獲得一切”的時代,如你的公司不是行業龍頭,便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在經濟回落期如果仍想投資,請買龍頭股,投資策略應以謹慎為主。小心在草叢內的蛇,個別股份股價隨時可以下跌70%或以上,如不及時止蝕,一旦被蛇咬可以毒發身亡。

  來源: 證券時報網 作:者曹仁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