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給你一個最好的莎士比亞 | |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13:39:15 |
沈林:莎士比亞因為有用 所以經典 沈林認為,戲劇翻譯要有戲劇翻譯的特點,要把“戲劇性”翻譯出來。 今天的主題是“給你一個最好的莎士比亞”,很有意思。歌德說“莎士比亞說不盡”。今天我從什麼地方說?就從這主題說起。有句廣告詞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翻譯也是這樣,當然一段時間內,在既有的版本中或許能挑出一個最好,但在更長時段裡,只要我們不停止翻譯,就該有更好的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了。 為什麼我們總在不斷追求最好?因為“詩無達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在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的過程中,常常會增添新內容。有人說:翻譯文學創造了中國當代文學,說得有道理,就如盜版光盤催生了中國電影發展一樣。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很多國家倍受尊敬?這也和翻譯者有很大關係。大文豪帕斯捷爾納克(編者注: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蘇聯作家、詩人、翻譯家。)翻譯的莎士比亞對俄羅斯文學的貢獻很大。德國的施萊格爾翻譯莎士比亞是對德國文學發展也有很大貢獻,以至於德國人說莎士比亞是“我們的”。換個角度來說,莎士比亞成就了這些國家的文學,反過來這些國家的文學翻譯也成就了莎士比亞。這不僅局限於文本創作,音樂界亦有體現,從貝多芬到孟德爾森,很多大音樂家也從莎士比亞那兒獲得靈感。莎士比亞給詩人、音樂家、畫家很多靈感,而這些詩人、畫家、音樂家的創作又幫助莎士比亞流傳到今天。我們今天紀念莎士比亞,更要感謝他催生了眾多新作,累積了一個文學藝術的傳統。 莎士比亞:因為有用,所以經典 24年前北大召開中國第一次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討論會,一位老先生說,讀莎士比亞雖有一點點困難,但有好大好大的益處。你可以先讀莎士比亞,然後再來讀讀對莎士比亞的褒貶之詞。有人尊重他,比如德國作家對莎士比亞推重備至,因為他幫助德國戲劇迅猛發展;比如一些俄羅斯作家,鮑裡斯·古多諾夫明顯受莎士比亞的影響。也有不喜歡莎士比亞的,如托爾斯泰,他覺得莎士比亞缺乏道德感,比如啟蒙之父伏爾泰,他對莎士比亞說了很多難聽話。這種情況下,我們讀一本莎士比亞評論史,就等於讀了一部歐洲文學趣味和文體流變史。如此說來,讀莎士比亞很有用。(編者注:托爾斯泰覺得莎士比亞缺乏道德感,他甚至還專門寫了《論莎士比亞和戲劇》的長篇論文,全面、系統地批駁了早已為人們認可接受的莎士比亞,使其“體無完膚”。用後來評論家的說法:“製造出文學批評史上一大公案”。) 德國著名戲劇家與詩人布萊希特的《大將軍寇流蘭》是一次很好的改編嘗試,他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不會崇拜對他沒有用的東西” 。正如神龕裡的偶像雖被崇拜,卻是死掉的,他們和木乃伊沒有區別,當然不會有人崇拜木乃伊。只要莎士比亞對我們有用,莎士比亞就會和我們在一起;什麼時候莎士比亞對我們沒用了,大家會自然而然地忘掉他。 給你一個最好的莎士比亞 具體來說說莎士比亞最好的譯本吧,可不可以有?有出版社為今年450周年想做個版本,雖然我覺得做一個更好的全集譯本要50年。但他們沒耐心再等50年啦,現在就要最好的莎士比亞,我會怎麼做? 我會做個“百衲版”(編者注:百衲指代僧人的袈裟,因用許多方形小塊布片拼綴制成而得名,泛指補丁很多的衣服。後指後指用多材料集成完整物的方式。)。 找哪些譯者的譯本呢?朱生豪先生的肯定要收入,雖然他譯的悲劇有個別漏譯,但準確而有激情,喜劇則舛誤遺漏多一些,所以我挑朱生豪的悲劇,方重、方平和吳興華先生的歷史劇。再想想詩人作家,卞之林先生的哈姆萊特翻譯得最好,曹禺先生是大劇作家,又是清華英語專業高材生,《羅密歐與朱麗葉》譯得好。還有一位譯者我覺得值得我們學習,原人藝院長、著名演員英若誠先生,他和曹禺一樣,知道翻譯戲劇和小說不大一樣,要求落地彩,話說出來就要有反應,不能說到家細想想才覺好,這是戲劇的要求,所以特別要求留意“戲眼”,要揣摩這場戲要達到什麼效果。比如《哈姆雷特》有一場奧菲利亞被王子裝瘋給雷倒,跑回來說給父親聽,小女孩的驚恐和詫異,卞之林都譯出來了。相比之下,梁實秋譯得呆板,可能是為了忠實於原著,甚至有病句。所以要做最好的莎士比亞,譯本裡應該收有卞之林、曹禺、吳興華、英若誠、方重、方平先生的翻譯作品,我就說這些。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