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改革開放與中國人觀念的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10:25:56  


 
  由於我們今天的情況,就可以想到歷史的情況。歷史上很多記載,到底是不是真實地反映了實際,這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如果我們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充分去了解一個地域、一個時代的人群的特征,這才是真正我們要討論的所謂國民性,或者所謂地域性。 

  文化的優劣關鍵在是否適應環境 

  中國歷史上說的華夏諸族,是以黃河中下流地區為基礎形成並逐步擴展的。它的生產方式基礎是農業生產,有很多觀念就是適應了這樣的需要。我們以前老是討論中國儒家文化對或錯,其實一種文化能沿襲這麼多年,就證明它適應了這個社會。特別明顯的,中國歷史上有多次外來的民族入主中原,他們開始希望用自己的文化來取代中原的,但都沒有成功。軍事上的征服者一次又一次成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道理很簡單,地理環境改變了,維持原來的生產生活方式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得不償失。比如說鮮卑,南遷到山西大同,曾經想開辟大量的牧地,但後來發現,牛羊到了那裡是長不好的。 

  西漢時,中行說受漢文帝派遣出使匈奴,後來投降了匈奴。漢朝使者說匈奴不尊重老人,把最好的衣食都給了青壯年,中行說就說,漢人家裡的孩子要去當兵,也是把最好的衣服給他穿、最好的食品帶走,漢使說對啊,中行說就說那不是跟我們一樣嗎?匈奴人年紀大了打不了仗,讓年輕力壯的人吃一點好的不是跟你們一樣嗎?漢使說匈奴沒有禮儀,男女老少都是睡在一個帳篷裡,中行說就說,我們沒有漢人這麼多錢,我們睡在一個帳篷裡有什麼關係呢? 

  從這個角度來講,文化的優劣,關鍵在於是否找到適應地理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如果環境有了變化,當然也要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再死守這一點就不對了。到了宋朝開始,歷代特別強調寡婦守節了,甚至出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言論,這難道僅僅是道德觀念嗎?不要忘記,宋朝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億,此後人口不斷增加,到了明朝的最高峰是2億,到了鴉片戰爭之前是4億,太平天國之前是4.3億。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希望少生,於是道德就占了上風,寡婦不能改嫁,甚至還沒有結婚丈夫死了也希望你守節,這是對社會有利的,正好適應社會的需要。 

  從天下觀到世界觀 

  如果我們從小範圍講,漢族生活的農業地區有沒有共同性呢?我認為是有的,簡單歸納起來,集中反映在其天下觀、倫理觀、義利觀和宗教觀中。 

  首先來談天下觀。今天我們比較多講的是世界觀,但是在古代是沒有世界的概念,中國古代說的是天下。中國自古以來,都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有中國在天下中心的範圍,而其他的周圍都是“夷”。這個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越是靠近中間越是了不得,那是中原,在今天洛陽一帶。如果邊疆什麼地方發達了,也會自稱“小中原”。這種觀念一直影響到越南、朝鮮等,甚至是日本。越南說自己是“小中華”,或是“南天中華”,越南的舊王宮裡還可以看到這樣的匾額。

  唐朝時的長安像是個國際城市,各種各樣的外國人都有很多,但是唐朝有沒有派人出去留學呢?沒有,去印度取經的玄奘是偷渡出去的。宋朝時,泉州已經形成了阿拉伯人的社區,也可以說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但是基本上也只是人家來我們不出去的。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這個地方最好,出去幹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