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改革開放與中國人觀念的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10:25:56  


 
  當時沒有社會保障制度,要靠子孫供養,反過來子孫也要依靠家族,所以形成了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正因為這樣,最早的國是建立在家的基礎上,是建立在宗族血緣關係上。為了維持這樣一套制度,也有一個要求,就是家族要得到繁衍,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不包括女兒,只能是兒子。 

  有一次一個大學生問我,提倡孝有什麼不好,我說那明天你老爸老媽給你找一個女孩子,父母之命讓你們結婚,明年馬上就生孩子,按照孝你必須服從。今天講孝只能回到尊老愛幼,能回到“以孝治天下”嗎?不可能的了。 

  守節的概念也不是一開始就有,漢朝時婦女還是比較自由的,漢朝皇帝的老婆,一大半的都是“拖油瓶”(編者按:指寡婦帶著孩子改嫁),還有不少是再婚。劉秀姐姐的丈夫剛死,她就托劉秀再找一個。當時並不覺得改嫁有什麼了不得。為什麼後來逐步改變了呢?社會到了一定時候,不再是刺激人口多生,而是要盡量少生,於是就在倫理上造出一整套理論。漢朝已經有人造了這樣的理論,但是流行不起來,一旦社會有這個需要,這個理論就上升為普遍化了。到了明清時更加厲害,明清的時候到處造貞節牌坊,樹立社會的典型,大家要注意,社會樹立的典型往往是社會的稀缺資源。今天一些地方如果到處表彰見義勇為,那可能這個地方亂得不得了。 

  分家的問題,也是中國倫理的大問題。幾代同堂往往受到贊揚,但是實際上往往很少,因為統治者是以家庭為單位來征稅的。比如商鞅變法就有規定,一個家庭有兩個成年男子就必須要分家,獨立門戶,趕快生育,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所以,一方面統治者拼命表揚四世同堂、多少代不分家等,但另一方面,統治者為了征稅等希望都是小家庭。大家庭的倫理一直是作為一個典型,實際上僅僅是維持社會的穩定,社會實際並非如此。 

  改革開放之後大批的人口離開了農村,將中國最後的宗族觀念的基礎瓦解、消解了。現在廣州城裡,有幾個是大家庭呢?現在各地修家譜、族譜,什麼地方的人最積極呢?老家的,縣城某某修譜會等。這種倫理觀的維持,是靠原來的體制,把人都束縛在土地上,戶口不能遷、人口不能流動,但是如果人口頻繁流動了,這種觀念就會改變。 

  改革開放之後,社會的需要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促使很多觀念發生了變化。最典型的例子,上海已經連續15年本地戶籍人口負增長,已經到了維持人口更替的最低標准,已經達到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的水平。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樣適當多生一點。上海市這幾年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生兩胎,取消對不生育子女家庭的獎勵等。這主要是社會的變革造成的,現代人主要依靠社會保障,靠子女供養觀念基本上消解了,相應的倫理觀也就發生了變化。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二個觀念的比較大變化。
  
  改革開放後敢說“富是光榮的” 

  第三個觀念是義利觀。 

  中國長期以來,財富的來源主要是兩個,即所謂的“耕讀”。耕就是農業生產,讀就是通過科舉做官,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就是這個意思。古代一個家庭被稱為“耕讀傳家”,就不得了。中國古代商人要麼非常低調,要麼就結交官府,到了清朝時就買一個候補道台做做。很多商人即使賺了錢,也千方百計要讓自己的子女回歸到儒,培養他們念書,或者想辦法買一個官做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