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六教授聯名投訴工程院院士“抄襲剽竊”

http://www.CRNTT.com   2009-03-04 09:15:57  


 
  2003年以來,劉興土曾先後3次申報院士稱號,從第一次申報起,就有人舉報他。2007年院士增選活動啟動後,又有若干人對其舉報,其中有6位教授(研究員)還聯名向中國工程院遞交了長達兩萬餘字的投訴材料。 

  6位聯名舉報人中,69歲的孫廣友教授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他與劉興土長期在同一地理所工作,是該所退休回聘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孫廣友在國內外首次發現了泥炭紋泥構造和青藏高原苔原,獲得過“竺可禎野外科學工作獎”,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科學工作者”。 

  實際上,6位聯名舉報人中,有5位同在東北地理所工作,現均已退休。其中,80多歲高齡的黃錫疇先生是我國著名自然地理學家,第一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得主。而75歲的裘善文研究員,在地貌與第四紀地質研究等領域有較深造詣,取得過包括國家八五科技進步獎在內的諸多獎項,是國務院特殊津貼領取者。 

  除東北地理所的老同事之外,另一位舉報者,是東北師範大學草地科學研究所原所長、我國著名草原生態學專家——李建東先生。 

  “大家之所以聯名舉報,一是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因為我們都是受害者;二是為了維護科學道德,與學術腐敗作鬥爭;三是為了維護院士榮譽稱號,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院士必須‘德藝雙馨’,在學術界起到表率作用。”幾位教授說。 

  申報院士的4本書被指“抄襲” 

  6位教授的舉報內容包括若干方面,其中一項是“抄襲剽竊”,具體牽涉劉興土先生申報院士的4本書:《鬆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與農業發展》、《三江平原自然環境變化與生態保育》、《東北濕地》、《沼澤學概論》。記者注意到,4本書的封面均標明“劉興土主編”,或“劉興土等編著”。 

  “劉興土主編的《鬆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與農業發展》(2001年出版)一書,好幾處表格抄用鄭慧瑩(已去世)和我的著作《鬆嫩平原的草地植被及其利用保護》(1993年出版),文中不做標注,僅在書後統列參考書目,導致在第三者引用中,這部分內容變成劉的創造的不良後果。”李建東說。 

  記者看到,李建東所指其書中的5處表格,在劉書中有的以同名表格出現;有的名稱略有不同,但內容一致;有的則在李書中為表格形式,在劉書中為文字形式。這些表格,都是對鬆嫩平原草原植被的相關統計研究。 

  學界人士告訴記者,按照慣例,在學術著作中引用他人成果,應在文中引用處做標注,同時在書後列入參考文獻,並使二者一一對應。如果引用處不予明確標注,讀者將不知其通篇所講,哪些是其自身成果,哪些是別人觀點,從而誤以為這些都是作者的“開拓性研究”或“原創觀點”。 

  “舉例來說,劉書表1-19,使用了我書表2-2,就應在表上角或表下方標注‘鄭慧瑩、李建東,1993年’,但該書卻並未標注。後來我發現,別人寫專著也用了這個表,而人家在文中標注的是‘劉興土,2001年’。這就意味著,該表已被第三人當成劉興土的成果了。”李建東說,在文中引用處予以標注,是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業內基本的學術道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