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明星身價25年漲五千倍卻總是坑爹

http://www.CRNTT.com   2012-04-01 12:47:13  


 
  2011年是中國影視製作的井噴之年。

  電影局發布數據顯示,當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31.15億元,共生產各類電影791部。而全球第一強國美國一年生產的電影不過900部,其中院綫放映600,長時間大規模放映約150。另外,在進口分賬大片受到嚴格限制的背景下,中國拿如此規模的電影作品與國外電影在票房上僅僅實現了平分秋色。

  更令人震驚的是,我國2011年電視劇產量16000集,僅3000多集能與觀衆見面。據說,胎死腹中的那些爛劇可以滿足全球電視台的播出需求。

  不容否認,中國影視業是文化界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當,加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內地很少有出身顯赫的官二代混入影視圈與草根PK明星地位,因此在充分競爭中實現了某種公平。

  從政府管理的角度來看,對國內影視市場基本採取了保護政策,當然也採取了嚴格的內容審查制度。比如擴大好萊塢電影引進名額是我國加入WTO相關條款的要求,增加配額也從2007年拖延至今。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樣的保護能持續多久呢?韓國、日本電影其實都提供了前車之鑒。

  2月17日,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協議內容包括:中國將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配額約二十部的基礎上增加十四部3D或IMAX電影;美方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布進口片的機會。

  對於急功近利、內戰內行的中國影視業來說,這無疑是一聲尖利的警鐘。那些躺著就能將觀衆錢掙了的所謂巨星們,又該如何面對?

  目前,電視劇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生產的,吸引了大量民間資金。在中央利好政策的激勵下,本身缺乏更多合法出口的民間資本目前仍在瘋狂湧入。

  在強勢商業助推下,中國影視在重複中國製造有規模無效益、有數量無品質的悲劇,靠忽視藝術規律的大明星大製作忽悠觀衆,而嚴重忽略了創作水平、產品質量的提升。

  而好萊塢近年來受到商業化和高科技的衝擊,依然有著全球最完整的創作隊伍,並堅持為夢想創作,並按照市場經濟以觀衆為核心、滿足其內在需求的地位保持了獨步江湖的地位。這無疑值得中國影視劇製作人鏡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