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嚴歌苓 歸來與自由

http://www.CRNTT.com   2014-06-05 14:29:42  


  中評社北京6月5日訊/嚴歌苓:1958年生於上海,美籍華人,作家、編劇,著有小說《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扶桑》等,編劇和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包括《金陵十三釵》《梅蘭芳》《天浴》《少女小漁》《一個女人的史詩》等等,最新的一個就是小說《陸犯焉識》被張藝謀拍成電影《歸來》。以下是南方人物周刊的專訪《嚴歌苓 歸來與自由》:

  嚴歌苓在《陸犯焉識》裡把自己兩個爺爺的故事合在了陸焉識身上。

  一個是親爺爺,留洋10年,會幾門外語,16歲上大學,25歲讀完博士。1937年淞滬會戰後,日軍占領上海,40歲的爺爺自殺了。

  一個是爺爺輩的親戚,在青海的高原監獄裡待了27年,就是後來小說裡“大右派”、“老無期”陸蔫識待的那個監獄。這個爺爺把當時的生活細節寫下來,給嚴歌苓看。

  嚴歌苓想寫下這個故事,想了20年。直到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的一個好朋友說認識青海司法部門的朋友。嚴歌苓終於被帶到了那個已經頽塌的監獄。“我從那個時候才找到一些感覺。”

  嚴歌苓覺得親爺爺要活到後來,一定是書裡的類似命運。他是極清高的人,結黨拉幫在他看來是不上路的。他想保持獨立和自由,但是非常非常難。“你不做他的朋友,就是他的敵人。你要是他敵人的敵人,又成了朋友。1930年代上海學界作風複雜,幾個派互相鬥,大量文爭,讓我爺爺非常失望,誰都不想投靠。他是學政治的,又看到國民黨腐敗。覺得政治和教育都救不了中國。”嚴歌苓說,“他在對自己婚姻、對國家民族命運的巨大悲哀當中,可能後來患抑鬱症了吧,就自殺了。”

  電影《歸來》從小說《陸犯焉識》波瀾跌宕的五六十年裡截了最後一小段,再把這一小段的情緒意味簡化許多。或許,簡化也是一種純化,會有跟複雜不一樣的能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