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向“香港雷鋒”學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4-20 10:37:03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這幾天,舉國上下在心系地震災區的同時,也滿含淚水地默念著一個香港義工的名字:黃福榮。黃福榮在玉樹一所孤兒院做義工,地震時本已逃過大難,卻又重返倒塌建築救人,不幸趕上餘震遇難。大陸網友將其譽為香港雷鋒。近日來,已有不少輿論號召人們向這位香港雷鋒的義舉學習。

  然而這還不夠,畢竟道德標杆和道德說教我們並不缺。我們真正缺乏的,是香港雷鋒背後代表的義工體系,這和大陸雷鋒背後代表的英模體系,是完全不同的。

  ●香港雷鋒背後的義工體系

  ○香港的義工

  拿到陳秀雲的名片,有點吃驚,沒想到忙前忙後、精力特別充沛的她竟然是在香港高等法院工作。坦白說,習慣性的大陸思維,讓人一時很難把義工和公務員聯繫起來。陳秀雲是老資歷義工,工齡10年。她一直單身,她說這在香港義工中很常見,因為作為公務員本就很忙碌,而義工完全是工作之外抽時間來做,像陳秀雲這樣每年做800小時義工的,沒有家庭就少了牽絆。做義工,完全是自覺、自願、自費,根本在於“我要做志願者”。

  ○發達的義工體系

  香港的慈善事業非常發達,作為慈善組織的生力軍,義工已成為建設社會公德的民間力量。目前香港有幾乎占總人口20%(大約100萬人)的義工,1300個機構和組織登記參與義工運動。香港對義工的管理、督導與溝通、培訓、保障與激勵考核有一套完整的體系。每年,社會福利署(相當於大陸的民政部門)、義工發展局依據服務時間、服務程度、投入感等各項指標對義工進行考核,進行義工嘉許,包括全港傑出義工獎、香港傑出青年義工等等。

  ○特點:本職工作之外的自發善舉;基於公民社會

  義工體系中的“善”和“義”,就是指本職工作之外的免費付出,義工們雖然也受到官方激勵和幫助,但根本上是像黃福榮這樣發自內心的去追求這種“善”。義工的行為,是高度自由意志下的個體選擇,與道德標杆不同,他們非官方激勵的結果,亦無官方的約束。德國現代社會學奠基人滕尼斯把個性與個人權利發達起來之後形成的聯合體稱為“社會”,現在一般叫做公民社會,這種義工正是基於公民社會發展起來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