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俞新天:兩岸應共擔復興中華文化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2-01-04 07:50:19  


 
  筆者一直主張,對於中華文化的優長劣短,應秉持客觀研究的態度,不溢美,不諱言,事實求是;尤其應將其放入人類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下,以及多樣文化相互激蕩比較的大舞台上,才能看得更加清楚。“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為什麼有些人對西方人道主義五體投地,對中國人本主義就如此不屑一顧?西方最早的“人道”也是大有缺陷的,不施於婦女和奴隸。只是隨著市民社會和工業革命,它才逐漸演變進化到今日的人權思想。西方人權思想有許多進步意義,同時也還存在著難題,最大的難題是無法應對多元文化的挑戰。中華民族尤其是大部分漢族確實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造成了一定的文化缺憾。然而它也證明了文化多樣性的生命力,漢文化以倫理道德的發達來規範人的行為,並以最大的包容對待一切宗教,使佛教中國化,甚至於同化了最頑強的猶太教。在制度建設方面,目前西方十分關注中國的法制思想史,認為它形成了幾個思想高峰,尤其是唐朝律法不僅涉及到刑法,而且有相當的民法內容,不僅有明確的定罪量刑,而且兼及人情倫理。中國的科舉制度成為擢拔人才的現代文官制度的根源。有些東亞國家效法科舉制,如朝鮮、日本等,但皆因嚴重的社會等級制度而未能奏效。(注11)這也證明中國社會的平等意識領先於同時期其他國家。把中華文化說成“說謊系統”、“極權主義”,實在很不公允。另外,中國傳統的宗法社會始終把個人放於宗族家族之後,其實,在其他所有的前現代社會中,都存在著類似傾向。西方在“文藝復興”之後,才大力張揚了個性。從世界層面考察,西方是個特例。從今天的狀況考察,把個人主義發展到極端,也出現了相當的弊病。個人主義與團體主義各有利弊得失,只有使其協調平衡,才能推動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在貶低中華文化的同時,李喬又表現出強烈的“台灣文化”自傲感。他的解釋是,“台灣文化”過去“在異族壓迫統治下”難以形成可觀的“歷史發展”,廣大民間風俗習慣,各次文化層,幾乎全被漢文化的次文化特質所充塞,這是台灣人醜陋面的主要“力量”。但是,台灣人社會的民主法治觀念、科學思想、理想追求、人格尊嚴等現代人、現代社會的“普遍信念”,絕對比原鄉大陸進步、高明。而此一“比較之異”,正是“台灣文化”所以是“獨立文化體系”之證,也是信心之所系。(注12)可惜他引以為傲的台灣人的“普遍信念”,似乎只是西方文化價值觀。崇拜西方文化,鄙視中華文化,就是他的“台灣文化”。如果離開了中華文化,就沒有台灣文化,從外面學來的文化沒有嫁接的砧木,也無法生根發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