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童年的消逝:網絡時代的孩子們

http://www.CRNTT.com   2014-06-02 08:41:29  


 
作為“催化劑”的網絡世界

  通過網絡等電子媒介,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輕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情境”。梅羅維茨在他的《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中說道:

  “電子媒介將許多不同類型的人帶到相同的‘地方’,於是許多從前不同的社會角色特點變得模糊了。由此可見,電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過內容來影響我們,而是通過改變社會生活的‘地理場景’來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身處於網絡世界的兒童可以通過鼠標輕觸便可以將自身置於不同的“地理場景”中,去體驗不同的信息環境。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能夠有效地重新組織社會環境,從而達到對受眾的影響,引起受眾行為的變化。值得指出的是,在受眾置身於媒體所營造的“真實場景”中時,幾乎能夠體驗到這個場景中所發生的任何情感,即發生“移情作用”。這種聯繫一旦建立,無論媒介人物的感受如何,受眾都能夠收獲到類似的感受。

  學者格蘭·斯帕克斯指出:“人類情感經歷的過程,是在較長時間里慢慢展開的過程,而電視之類的媒介如此快速地展示人類的種種情感反應,表明新技術似乎在干涉和迷惑人類慢慢經歷情感的傾向。”通過電子媒介,人們常常感受到“自己在以人為的速度飛速跨越不同的情感狀態”。而在現代社會中,兒童正通過電子媒介大量接觸和體驗著本不屬於他們的“情感狀態”,網絡中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的內容使兒童僅僅坐在電腦前便打開了進入成人世界的大門,在情感經歷上便越來越早熟。電子媒介作為一種“催化劑”,使兒童通過接觸媒介便快速地經歷了成長的漫長過程,這種“催化劑”使兒童的心理過早成熟,縮短了由兒童走向成人化的時間。電子媒介創建了“地球村”,使人類又回歸到了“部落狀態”。這也就導致成年人世界中的“秘密”可以通過電子媒介毫無保留地展現給兒童;在模糊了年齡的網絡世界中,兒童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來到成年人的世界中。由於網絡的“匿名性”,兒童應當珍視的“羞恥心”也不複存在,他們可以和成年人一樣參與到成人的各個生活層面之中。

新興媒介對兒童的影響

  相較於監管、審查較嚴格的電視節目來說,網絡是一種更加自由的傳播媒介。近年來興起的“微博”是一種人人都能發布新聞的“自媒體”,由於缺少監管,發布在微博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微博這個強大的自媒體平台展露給兒童受眾的是時時刻刻發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種種真實事物,信息的及時發布與大量湧入使媒介監督的缺乏愈加凸顯。由於時滯性,網絡中的把關人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删除那些具有不良影響的信息,甚至他們為了賺人眼球往往不願意及時删除那些低俗信息。並且,由於網絡的及時性與隨意性,作為監護人以及把關人的家長通常很難及時地了解到孩子對不良信息的接觸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