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稀土案被訴是挫折也是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08:48:30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訊/在經歷一場冗長的起訴、裁決和上訴之後,世界貿易組織(WTO)一個專家委員會維持了有關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違反貿易規則的裁決。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張敬偉文章稱,今年3月,當WTO做出不利裁決,中國決定上訴之時,其實中國已經預見到了這個結果。就程序而言,中國完成了自己作為WTO成員維權所應走且必須走的程序。作為這個組織的新成員,無論是自己提起訴訟還是被其他成員國起訴,收集有力證據,積極應訴才是應有之義,儘管WTO在全球貿易架構中的作用遇到了瓶頸。

  回到稀土案本身。稀土材料號稱“工業維生素”,廣泛用於現代高科技產品和製造業。可以說,離開了稀土材料,高端製造就會“營養不良”,整個產業鏈也就失去生產力和競爭力。

  文章分析,在17種稀土元素中,中國產量占了90%。而且基於行業管理的現狀,中國稀土企業普遍存在著泛濫開採,利用率低,能源粗放浪費的情況嚴重,而且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由於稀土產業監管上的紊亂,整個行業存在著漫山放羊,無序競爭且惡性壓價的尷尬。美歐日市場,正是窺見中國稀土產業的亂象,並利用稀土出口價格的低廉,對進口中國稀土原料情有獨鐘。因為價格低廉的中國稀土材料,對其製造業和工業制成品更為有利。

  這種市場邏輯是不合理的。中國出口了價格低廉的稀土材料,有可能高價進口美歐日市場的制成品,貿易不平衡不僅對中國不公平,也對世界貿易秩序帶來了傷害。對中國而言,限制出口稀土材料,並不僅僅基於貿易因素,更主要的是對紊亂的稀土產業予以規範,制止稀土業已存在的無序開採,而且也符合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美歐日市場基於自身的市場利益,只看到了中國2009年限制稀土出口帶來的市場價格攀升,卻失去了換位思考的理性思維。無論中國還是美歐日市場,保護環境和有限的資源,都是常態的政策選擇。就美國而言,其能源完全能夠自給,但長期以來,美國的能源戰略核心卻穩固在中東富油地區,並不惜再次動用戰爭手段,維繫本國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戰略地位和能源安全。清潔能源利用,歐美市場占據技術先機,但清潔能源的利用,卻存在著邏輯上的悖論,即要靠中國廉價的稀土材料才實現。以中國稀土資源開採的環境代價,換取清潔能源的生產力,如此代價對中國同樣不公平。

  美歐日市場基於利己訴求起訴中國,忽略了中國限制出口稀土背後的生態元素。也許,在技術層面符合WTO的基本原則,但程序上的合法未必合理合情。而且,中國限制出口稀土政策,並未導致全球稀土供應的短缺。事實是,配額出口的中國稀土,總是用不完—只要西方市場接受配額內的價格,從中國進口稀土材料根本不是問題。

  為了維持原本從中國進口稀土的低價,美歐日才向WTO起訴中國。現在美歐日市場歡呼自己的勝利,中國既然做到了自己的努力,也應充分思考未來的政策應對,並強化內功和博弈能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