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印度:陌生的鄰居(下)

http://www.CRNTT.com   2011-07-03 09:51:36  


 
  5

  在去年舉行的“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中,印度當代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帕沙.查特吉以《泰戈爾,中國和對民族主義的批評》為題,重新談起了泰戈爾1924年的中國之旅。他認為,80年後舊事重提的意義在於,無論在印度還是中國,泰戈爾訪華引發的問題如今依然存在:即我們應該如何審視西方和現代性?

  “印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當我們轉向西方的時候,反而會發現,在他們的歷史中找不到我們當下的困境,他們對我們的境遇也不感興趣。”查特吉說,“我對西方歷史經驗很清楚,但他們能提供的經驗和答案並不能讓我信服,也並不完全適用於我們。”

  查特吉的觀點得到了一些中國知識分子的回應。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張汝倫說:“任何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都要把本民族的歷史經驗能夠變為思想,而今日的中國正缺乏這樣的思想。”

  “當我們對中國的現代性進行自省,並反思當今如此眾多的現代問題,便發現其中很大的阻礙是我們很難回到自己的現實,也沒法有效地使用民族傳統中的資源。”“印中社會思想對話”的發起人之一、香港學者張頌仁說,“歷史明明擺在眼前,但我們進不去。這個阻礙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對於西方的迷戀。”

  藉此,張頌仁進一步闡釋了在當今時代中印對話的意義:“精英要重新在已被刷洗過的歷史中撿拾精華,重新向被馴服的民眾學習,並向發達和未發達的非西方世界取經。”

  在7世紀,當玄奘決定回國時,那爛陀的諸位高僧曾提出許多理由,希望勸說玄奘以印度為家,其中包括“印度者,佛生之處”,而中國乃不潔之地,“氣寒土險,亦焉足念哉”。

  對此,玄奘的回答是:“法王立教,義尚流通。豈有自得沾心而遺未悟?”

  “當玄奘向那爛陀的老師們提出深刻的修辭性反問時,這一反問在今天依然具有重大之義。”印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說,“印度與中國在第一千紀相互學習了許多東西,然而,即使在第三千紀開始之時,這一認識進程的意義也沒有衰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