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之洞的困境與央視尷尬

http://www.CRNTT.com   2010-04-25 09:19:17  


 
  其實,現在有“世界第一強勢語言”之謂的英語,也飽受到其他語言的嚴重 “污染”。2006年2月5日的《泰晤士報》曾發文評價“中式英語”(Chinglish)的影響,據總部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 “全球語言監測機構”(Global Language Monitor)發布報告稱,英語正在經歷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變革,第100萬個英文字將在這年夏天出現。而且,自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匯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令人驚訝的是,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它現在對國際英語的衝擊比英語國家還大”,該機構負責人、哈佛大學畢業的語言學家保羅.帕亞克(PaulPayack)說,法語在19世紀成為外交用語,而在20世紀則逐漸走下坡路,據稱其詞匯現在只有10萬個。而“全球英語不再是英式英語或美式英語支配的語言,而是以不受限制和具有區域特色的形式發展”。中式英語和多達60種類似英文字,如西班牙式英語(Spanglish)、日式英語(Japlish)和印度式英語(Hinglish),都借助互聯網大行其道。帕亞克認為,現在英語已經取勝,因為它兼收並蓄,而法語則較保守,因其純正度由法蘭西學院規範。結果是從1997年至2002年,歐盟使用法文的文件下降了24%,英文文件則增加32%。或許,這正是《泰晤士報》對“污染”標準英語的“中式英語”持容忍、肯定態度的原因,它認為中式英語豐富了英語的表達能力所以有積極影響。語言與思想、文化一樣,也是“有容乃大”。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從“新詞”的“輸入國”一躍而為“輸出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學”在日本遇到的阻力比中國小得多。這種“師生易位”的歷史說明,若想以保守封閉來維護民族文化傳統,用心可謂良苦,但結果不僅無裨於事,反而更加被動,“弘揚民族文化”雲雲則更無從談起。英語在與法語競爭中把法語遠遠拋在後面的事實也說明,只有開放的文化才能贏得主動,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揚。恕我重複,不正是改革開放使中國國力大大增強才出現了今天世界的 “漢語熱”嗎?而顯示中國“軟力量”的“中式英語”,不也因此才開始成為英語中的一道小小景觀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