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馬立誠:新左派新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0-09-18 08:22:28  


 
  圍繞上述種種問題,新左派和自由主義進行了激烈論爭。 

  一般認為,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論爭,是從汪輝發表在 《天涯》雜志1997年第5期的 《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和現代性問題》一文而起。隨後,雙方的爭論在世紀之交達到高潮,至今餘波綿綿。 

  自由主義與新左派之爭,涉及到全球化與中國發展、中國社會性質、中國與西方關系、市場經濟與社會公正、自由與民主、中國現代化道路等諸多重大問題。 

  自由主義者批評新左派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語境來處理中國問題,是文不對題。當下中國社會的弊病,不能簡單地比附成 “西方病”、 “市場病”。阻礙中國進步的不是跨國公司,而是陳舊的權力體制與市場機制並存。 “中國病”的根源,是陳舊的體制寄生於市場,扭曲市場,甚至壓制市場所產生的 “權力病”。 

  學者朱學勤說: “當新左派朋友們提倡批判市場機制的時候,自由主義則在呼籲政治體制改革,這是雙方分歧的根本。其他分歧恐怕都是由此派生。”不少學者指出,新左派很少剖析國內政治體制方面的弊端,也很少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這是新左派思潮的重大局限。還有學者指出: “新左派揭露批判腐敗、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公,陷入了和老左派同樣的困境:他們沒有提出解決辦法,沒有什麼建設性,在解決中國問題的價值方面乏善可陳。” 

  學者雷頤對新左派看得格外透徹。他認為新左派一些朋友嘴不對心,在國內講一套,在國外講一套。比如,他們在國內批判自由主義,反對 “西方話語霸權”,甚至組織文章批判龍應台,以捍衛意識形態的 “純潔性”,維護威權主義。到了美國,卻說自己是 “最後一個離開天安門廣場的”,與執政當局推行的 “發展主義”政策進行堅決鬥爭,從而又把自己打扮成為 “反當局的英雄”,獲得了美國人的喝彩。 

  還有學者說,新左派一些朋友其實都是明白人,經過計算追求時髦,不斷改變說法,總給人以戴上了 “面具”的感覺,辯論起來不免感到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甚至有一種假戲真演的滑稽。學者丁學良說: “中國根本就沒有新左派。中國現在只有年紀不老的老左派。新左派是很難當的。新左派在西方,左手打本國政府,右手打本國大公司,兩邊不討好,雖然他指的那條路未必現實,但他至少有那個勇氣。而中國的所謂新左派主要是抱政府大腿的,哪來的新左派啊。” 

  台灣 《聯合報》2010年5月發表文章,說中國需要 “全新的”新左派。該文說,新左派應該反省一番,放棄鼓吹國家主義,除了批判資本主義和金錢萬能之外,還應監督政府,追求 “愛好和平、崇尚自由、推己及人的大愛”,這樣才能對應時代。 

  對此,不知新左派以為然否。

  (馬立誠,曾任中國青年報社評論部副主任,人民日報社評論部主任編輯,鳳凰衛視評論員。長期從事中國政治與社會改革研究,撰寫多種評論及文化著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