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農業大縣種地調查:土地流轉遇冷 | |
http://www.CRNTT.com 2016-05-29 15:40:21 |
土地流轉遇冷,以後是流轉好,還是不流轉好? 羅鵬認為,土地流轉要順其自然,要適度,與農村勞動力的非農轉移就業相適應。到底多大規模算“適度”?縣裡做過調查,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規模500—1000畝最理想。 “實現適度規模經營,不只是土地流轉一種方式。”羅鵬說,現在看,依托社會化服務體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種等方式,也可以帶動廣大普通農戶,既能發揮一家一戶的“精耕細作”,也能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是今後的一個發展方向。 在糧食價格市場化改革過程中,解決“誰來種地”問題,根本上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扶持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補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這塊短板。 調查中,大戶們對糧食直補政策意見最為集中。“不管種沒種糧,都能拿到補貼,似乎成了一種‘福利’,而真正在種糧的卻沒補貼。”他們認為,“誰種糧、誰受益”,這才是國家補貼的初衷,建議設立種糧大戶專項補貼資金,按照種糧面積發放補貼。 一些合作社反映,補貼發放不及時,有點不趕趟:“今年的農機購置補貼還沒下來,春季購機時間已經過了。補貼數額也不足,去年全縣玉米收割機才有280台指標,許多人申請不上。” 在制度層面,希望落實金融支農政策,安排一定額度農業信貸資金,緩解新型主體季節性、臨時性資金需求。 政策扶一把,還需要新型主體面向市場想辦法。世紀富合作社延伸產業鏈,將糧食加工成石磨小麥、石磨玉米糝,提高糧食附加值,化解市場風險;延津魏邱鄉富農合作社,嘗試改種紅薯,將紅薯加工成手工粉條,1斤賣到15元,一畝地多收入300元。 規模種糧怎麼掙錢?2014年,章丘市龍山街道辦事處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畝土地整體流轉給了聯慶家庭農場,去年玉米價格下跌,對於種了700多畝玉米的宋世連幾乎沒什麼影響。“我們全部以青儲玉米賣給了養殖場,每畝產出3噸半,一噸賣到475元,綜合下來一畝地能賺1200元。”據他調研,目前秸秆回收市場大,去年他還收購了600噸秸秆,一噸能賺50多元。 轉變規模經營的組織方式,世紀富合作社托管了700畝土地,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最大的好處是,地還是農民自己的,合作社收服務費,不用再擔那麼大的租金壓力了。”趙國換說。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誰來種地”的難題才能找到答案。 (來源:人民日報)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