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憲法”論述以退為進

http://www.CRNTT.com   2016-08-28 00:15:00  


 
  再次,在蔡英文及其幕僚看來,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不會損傷台灣主體性。雖然“中華民國憲法”本文被認為深具“大中國”意涵,但經過七次增修之後,“中華民國憲法”已被修改得“支離破碎”,不同政治力量完全可以對其進行不同解讀。從過去“事實台獨”人士的相關論述來看,通常主張借“中華民國”之“殼”,上“台獨”之“市”。接受“憲法”是否會損傷台灣主體性,主要取決於如何解釋“憲法”意涵。蔡英文接受“憲法”,本身已經預留了“台獨”解釋的空間,這不僅不會損傷台灣主體性,反而還有助於“務實台獨”的實現。(5)

  新論述預留了進退自如的解釋空間

  就兩岸關係的角度而言,從“憲政”論述到“憲法”論述,蔡英文究竟有哪些進步?欲準確地回答這一問題,首先須回顧蔡英文2015年6月在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演講時提出的“憲政”論述。根據蔡英文的解釋,“憲政”論述的基本意涵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憲法”本文;二是增修條文,三是大法官“釋憲”,四是“憲法”在台灣的實際實施狀況。一般而言,憲政側重描述以憲法為主軸而開展的政治活動,因此,“憲政”比“憲法”在意涵上更寬泛、更模糊,可操作的空間更大;相反,“憲法”比“憲政”更具體、更清晰,模糊空間有所壓縮。總之,從“憲政”論述到“憲法”論述,是大陸對蔡英文不斷施壓所取得的積極成效,也是蔡英文在無奈情況下的被迫“前行”,民進黨向大陸釋放善意的表現。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此次“憲法”論述與先前的“憲政”論述在深層意義上並無實質差別,因為其已預留出了進退自如的解釋空間。

  眾所周知,自1991年4月至2005年6月的十四年間,台灣當局曾對“中華民國憲法”進行了七次增修。對比增修前後的“中華民國憲法”可以發現,增修後的“中華民國憲法”有許多模糊之處,這使得台灣社會對增修後的“中華民國憲法”存有不同解釋,誠如謝長廷所言:“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中“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照××××××之規定,增修本憲法條文××××××”的部分,固然可以解釋為“統一的架構”;但對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者而言,該條文並非必然意味著“國家要走向統一”,而是確立了當前“兩國”是處於“未統一”的分立現狀。(6)因此,七次增修後的“中華民國憲法”,雖仍保持了“兩岸一中”的基本架構,但“一中”解釋被稀釋,既可按照原來的“一中”意涵解釋,也可向“獨台”方向解釋,還可以向“台獨”方向解釋。正因如此,有台灣人士極端地認為,七次增修工程完成了“中華民國領土主權”的縮限,實現了“中華民國台灣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