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學者:形構兩岸海洋合作安全新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4-03-02 00:28:27  


 
  依據國際海事局(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報告,2009年南中國海已有10起海盜攻擊事件發生,而2008年同時期則為0起。⑫依此跡象顯示,兩岸面臨的海洋問題絲毫沒有減輕,一些海域的領海和主權遭到越來越嚴重的侵犯;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以及海洋環境保護等問題日益嚴重,此等嚴峻問題皆為兩岸所共同面對的政策“問題”。這無疑為兩岸之間的海上通道安全敲響警鐘,更突顯兩岸海洋合作的重要性。

  第一在兩會機制下,即兩岸海基與海協兩會的協商議程下,設立海上合作安全的研討機制。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台灣“陸委會”持續以傳統冷戰思維,將原本屬於政策問題之南海議題,視為屬於政治範疇的“政策困境”、且不需要急於處理的困難問題。因此,即使國際社會於南海問題之處理,一再排除台灣參加;儘管北京方面一再呼籲兩岸在南海應開展合作,台灣“陸委會”仍無意願將南海議題轉為政策“問題”,納入兩岸海基與海協兩會的協商議程,以便設定合作安全的政策工具。此種作為,只是不斷流失打開“政策之窗”的契機。

  第二,援引金廈航線海上聯合搜救演習舊例,定期舉行海上聯合演習,逐步建立與擴大海上安全互信。2008年10月23日兩岸首次在金廈航線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為避免爭議,雙方的參演船隻一律懸掛“演習旗”,⑬這項安全合作已經為兩岸今後的海上救援,提供新的合作安全模式,並開啟兩岸合作解決政策“問題”的“政策之窗”。

  第三,通過“學術二軌”,建立兩岸不定期的海洋研究與開發合作的學術交流機制。中國大陸著名海洋法學家趙理海在研究了東海問題後指出,在中日關係中東海和釣魚島爭端將是最為棘手焦點問題。⑭東海和南海問題涉及多國多方,要達成擱置爭議,構建基於友好、共同利益與共同責任的互利合作關係,需要立於歷史和現實之上的明晰的、理性的意識。兩岸海洋法專家與國際政治學者,包括海洋地質或地震專家,他們對歷史的淵識,對現實的洞察,和對政治的超越,毫無疑問應在其中承擔起責任、發揮作用。

    結 論

  海洋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但兩岸之間的海洋意識仍然相當薄弱。過去的海洋安全觀念是封閉型的冷戰思維,強調的是傳統軍事安全,因此海禁、控制與佔領就成為主要的政策工具。即使亞太區域安全形勢趨於和緩,但影響地區安全的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海洋安全領域的冷戰思維,並未隨著冷戰結束而消失,兩岸之間的海洋安全領域仍然缺乏互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