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退將傅應川: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未來著力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3-15 00:13:30  


應以中華文化止戈與立信精神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台灣)退役陸軍中將傅應川在《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回顧與前瞻》,作者認為:“應從國共歷史情結中,解決兩岸的‘立信’問題;應在對外主權或海洋權益上取一致的立場,默契行使以增進互信;從大陸對美的大國關係中,釋放出對台的安全保障及善意,以建構戰略合作的關係。”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

  追求和平已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願望,不但大陸的兩岸政策標榜著“和平發展”;而現下在台灣執政黨的政績,亦以降低台海緊張情勢最引以為傲。故兩岸皆以打造和平環境,共同為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005年國民黨連戰主席以和平之旅,開創兩岸邁向和解之路,並與當時中共胡總書記舉行會談,在“正視現實,開創未來”的前提下,共同謀求台海的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雙方承諾,共同促進包括“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等工作。為避免兩岸軍事衝突,應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此一宣示,不但代表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亦象徵國共內戰歷史情結的終結。使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成為兩岸和平工程的主要內涵。

  儘管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構步履蹣跚,交流始終在其內涵不明、想法歧異中蹉跎,看不到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也未達成任何的和平協議。但雙方卻在經濟、文化的交流中,簽定了19項協議,確使兩岸的緊張情勢趨緩。相對於1996年的台海危機,與現今包括東海及南海的西太平洋情勢,兩岸的軍事安全確屬穩定。

  連戰於近期更表示,由於兩岸的努力,已由過往的武力對峙,到今天的交流合作,“和平成果輝煌 ”。連戰的話語,道出了“軍事互信機制”的成果及欲達成的目的,而不問其機制是否建立,不論其過程如何發展。惟此一結果應使希望兩岸和平的人感到欣慰。

   “軍事互信”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軍事互信機制”的一詞,在兩岸軍事交流之中常見,但雙方迄今並沒有確切一致的概念。一般而言“軍事互信機制”或“信心建立措施(CBMs)”,係指源自歐洲安全合作會議(CSCE)於1975年所簽署的“赫爾辛基最終議定書”。這是冷戰時期,運用於降低軍事衝突的安全架構,其核心價值在藉軍事透明化,防制軍事奇襲的可能性,增加戰爭的可預測性,從而打消發動戰爭的動機,消彌戰爭於無形。

  基本上,這是一套基於西方戰略理論,設計的多邊安全架構。藉敵對雙方多邊的互動關係,減少單方發動戰爭的機率,俾使爭端得以優先運用戰爭以外之手段解決之。“軍事互信機制”促使冷戰結束,並認為“戰爭不必再打了”。西方的戰略學者以其成功的經驗,每逢區域緊張情勢的升溫,都企圖藉此架構防制爭端擴大。近期日本的右翼軍國主義復活,以釣魚台國有化挑起與兩岸在東海上的主權爭議;大陸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劃定,亦持續了西太平洋的緊張情勢。面對西太戰略情勢的發展,亦有西方學者倡議建立西太的“軍事互信機制”。

  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始於1996年台海危機之後。雖然兩岸間的衝突,涉入了東西方冷戰時期地緣戰略上的權力架構。但本質上,兩岸的衝突仍延續國共內戰的歷史情結,屬於意識形態的對立,有別於地緣戰略上的衝突。因此,問題應著重於意識形態的調合,而不在地緣政治上的解決。針對兩岸的緊張關係,運用國際衝突防制的方法與手段,顯得有些突兀;而多邊架構用於兩岸,益使內爭引入外力干預,擴大“分離意識”,衝突更難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