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張維迎不當院長挺好

http://www.CRNTT.com   2010-12-16 11:54:46  


 
蘇振華:熱議張維迎與社會轉型的焦慮

2010年12月16日08:23南方網 蘇振華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副教授

  中國大學是如此之多,北京大學也有數十個學院,大學學院院長的任免真是尋常事,但這一次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院長去職卻引發了強烈的公眾關注,因為去職的院長是張維迎。

  張維迎教授可能是天生的明星人物。我的導師告訴我,在1984年的“莫幹山會議”上,當時尚青春年少的碩士研究生張維迎,就因為發表了有影響的看法,而一躍進入學術界的視野。20世紀90年代,留學英倫學成歸來的張教授因發表企業理論、博弈論著作,而成為中國經濟學界的領軍人物。當然,公眾賦予張教授的身份定位,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經濟學家,此後,他不斷發表諸多引發了巨大社會反響的看法,牢牢地吸引了公眾的注意,顯然,他是當今社會最具公眾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據媒體報道,有相關人士聲稱,張教授此番去職或因其“言論過激”所致;而北大方面則稱這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調整。真實原因到底如何,是無從究詰的,這且不去說他了。且看張教授這些年都發表了哪些看法,略舉幾例如下:

  “中國窮人上不起大學是因為學費太低”;“改革使得相對利益受損最大的應該是領導幹部”;“零價格或負價格轉讓國有資產國家也不一定吃虧”。類似言論,在媒體報道和口口相傳之中,不免會有斷章取義或忽略上下文語境之處,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張教授的此類觀點呢?盛洪教授曾有過一個看法,在公共辯論中,應該恪守兩個原則,“不質疑對方的立場”、“不質疑對方的智商”,顯然,這是公共辯論中的兩條對話倫理底線。張教授的學養,公眾其實是很難質疑的,至於質疑張教授的立場,當然也是不應該的。作為一名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學者,張教授發表的看法是值得知識界和公眾嚴肅對待的。必須認同一點,張教授在發表他的所有的看法時,他是真誠的,是恪守知識分子的良知的,如果先入為主地認定張教授坐在了資本家一邊,是一種立場先行的“文革”作風,有價值的公共辯論就不可能進行下去了。

  倘若以“不理性”苛責公眾,也是不應該的,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普通公眾不可能人人具備複雜的學理性訓練。但是,為什麼張維迎教授不斷成為話題中心人物呢?這其實折射出來的是轉型時代公眾的焦慮心理。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歷了劇烈的社會轉型,轉型社會最大的特質就是利益關係激烈的重新調整,在這一過程中,人人的利益都切身攸關,公眾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訴求非常之高。然而,如眾多轉型理論家所分析過的,中國轉型並不具備全然的“帕累托改進”性質,即並不是所有人在改革過程中都獲得了同等的福利改進。事實上有很多人在轉型過程中成為利益受損者,如早些年的下崗工人,近些年農村裡的失地農民、城市裡的拆遷戶、多年不曾漲工資的農民工等。

  與此同時,社會貧富差距在急劇拉大,全國最高與最低收入百分之十家庭間的人均收入差距約五十五倍,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階層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財富。凡此種種現象,讓廣大民眾產生了強烈的絕對被剝奪感和相對被剝奪感。然而,我們當下的社會,缺乏包容各種社會意見和利益訴求的體制性機制,民眾的訴求得不到正常渠道進行正常表達。但公眾需要一個宣洩的管道和契機,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張維迎教授貌似過激的言論,無疑會激烈地刺痛公眾的神經,自然就不免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故而,張教授事實上為公眾提供了意見表達的觸點和契機,公眾對極具明星風采的張維迎教授的熱議,表達的其實是對自身命運的關切,以及對國家未來的焦慮。張教授去職事件會很快過去,但中國轉型還在繼續,轉型中的重重深層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那麼,在和諧的社會利益秩序確立起來之前,即便卸任了院長一職的張維迎,仍然會繼續充當公眾視野中的一個話題符號。只是,這對於書生本色的張教授來說,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