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端午節紀念屈原實為後人誤解

http://www.CRNTT.com   2012-06-24 09:57:40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訊/五月初五成為一個節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經存在,屈原在其《楚辭》中有“浴蘭湯兮沐芳華”一語,說的就是這一天的節日風俗。

  古時候端午節這一天,是非常熱鬧的。在2008年端午節成為法定假日後,現代人對端午節的興趣也隨之大增。那麼,古代中國人是怎麼看待端午節的呢?

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嗎?

  因周昭王江上遇難而起

  端午節,又有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五五節等十幾種叫法。在大家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因為楚國詩人屈原投了汩羅江,人們向江裡投食以紀念他,從而形成的一個節日。

  這說法,實在是一個誤解。五月初五成為一個節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經存在,並且有豐富的節日內容,其中之一是“蓄蘭為沐”。屈原在其《楚辭》中有“浴蘭湯兮沐芳華”一語,說的就是這種節俗,古人稱端午節為“浴蘭節”即此原因。

  端午節向江裡投食,最早與周代第四位國王——昭王姬瑕有關。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意思是,周昭王到南方巡視後便沒再回來,死於江上。這個死訊沒有向諸侯通告,掩蓋周昭王的死因。

  這大概是古代帝王死後“密不發喪”的最早一起記載。周昭王怎麼死的?據《帝王世紀》記載,周昭王實是南征楚人的過程中,坐船過漢江,結果中了船老大的詭計,船散板遇難,與兩位陪侍在側的美女一起沉江。

  周昭王死後,當地人發現周昭王與兩個女人的陰魂不散,常在江面上出現,人們於是在水邊立祠祭祀。東晉人王嘉《拾遺記》就此事進行了演繹:“至暮春上巳之日,褉集祠間。或以時鮮甘味,采蘭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結五色紗囊盛食,或用金鐵之器並沉水中,以驚蛟龍水,使畏之不侵此食也。”

  將食品用植物葉子包裹起來,這正是粽子的做法。可見,最早向江裡投放包裹食品,並非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因為周昭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