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8年6月號,總第12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全球氣候變化與中國的應對

  四個突出的矛盾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印尼峇釐島會議敲定的“峇釐島路線圖”之所以比人們預想的打了折扣,是因為其中暴露出了很多矛盾。其中,比較突出的有四個。

  第一大矛盾是,這種全球氣候問題原本是全球性問題,如果從維護全球共同利益的角度,確實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但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情況尤其是發展階段又不一樣,利益分歧很大。在此背景下出現的問題是,全球氣候變化是在聯合國作為國際社會代表的框架下謀求解決,還是由各個國家自己說了算?這對矛盾的集中體現就是聯合國說了算,還是美國說了算?

  第二個就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是關係到未來世界發展主導權的爭奪的矛盾;而目前的集中體則是發達國家和主要的發展中大國,特別是與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矛盾。現在看來,發達國家政策和立場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不斷增加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政治和安全色彩,進而把這個問題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抓在手。

  第三個矛盾,就是發達國家之間,尤其是歐美之間的矛盾,表現得非常突出。在印尼峇釐島大會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歐美國家之間的矛盾是很深的,最後歐盟甚至提出,如果美國不做出妥協的話,二零零八年美國要搞的主要經濟體的相關會議,歐盟就不參加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才在大會的最後時刻轉變強硬立場。

  第四個矛盾,存在於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在這個問題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大國,與一些小國特別是太平洋上的島國之間存有矛盾,因為這些小國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很大。

  以上這些矛盾,在二零零八年和二零零九年的相關談判中,將繼續發展,甚至可能影響整個世界政治的走向。
  
  中國面臨兩難境地
  其實已經做了很大努力
  
  中國在目前這種情勢下,處境比較尷尬,也很特殊。

  一個方面是,從國際能源機構(IEA)的評價來說,中國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是不高的,但是總量很大。國際能源機構二零零七年上半年的評估說,中國到二零零九年左右將超過美國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大國。但是,到十一月份,該機構的評估結論就修改為,到二零零七年底,中國就已經成為溫室性氣體排放的第一大國了。

  成為第一,就意味著成為國際社會圍繞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第一關注焦點。而且,從有關的國際鬥爭實際看,中國正在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的第一關注焦點。從一定角度講,這使中國超過美國變成了下一輪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或者全球氣候變化能不能得到治理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國多年來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第一大國而備受巨大壓力,現在她一閃身,把中國給亮出來了。可以預見,中國在二零零八年乃至今後一段時期將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但是,中國的情況又很特殊,因為我們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是很低的。這個問題發展到現在,已經脫離了問題本身了,被扭曲了。也就是說,不管中國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多少,總之已經被認定是最大的。而且未來,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量和增長速度還可能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還將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中國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客觀地看,這個科學議題越是向政治和安全領域擴展,中國面臨的壓力就可能變得越來越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國家看來,這個問題已經變成衡量中國在這個世界上是否負責任、採取何種發展模式、在國際上扮演甚麼角色的重要標準之一。原來西方將“民主”作為標準,而現在氣候也變成了一個標準。

  中國政府現在感到兩難的是,如果按照國際社會所要求的那樣承擔明確的強制性減排義務,那就意味著中國很多高能耗高排放的企業,要不就是轉,要麼就是關。但實際情況是,中國現在做不到,因為這牽扯到國內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和生存問題,牽扯到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問題,這是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迄今為止,中國在節能減排問題上所做出的努力,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在《華盛頓郵報》上說,中國確實做得很好。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利用太陽能第一的國家,確實可以理直氣壯地對世界宣佈已經做了很大的建設性努力。
    
  馬中:羊毛出在羊身上
     要清楚境外資金背後的意圖

  我補充一點,我研究過三個有關環境的國際公約。一個是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就是蒙特利爾議定書;第二個是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第三個就是氣候變化。這是三類有全球影響的環境問題。

  我們曾經對一百多家企業進行調查,主要是關於臭氧層耗竭物質技術轉讓和替換。通過技術轉讓獲得了十億美元的贈款,因為它沒有氣候變化這麼大。中國是最大受援國,十億美元無償捐贈,讓中國企業替換設備,包括海爾這樣的大冰箱廠。企業是非常高興的,因為這是不用花錢來的東西。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發現,整個生產線、這些設備,和置換的製冷劑,必須要買國外的。就是說,雖然它給了你十億美元,但是相對於其後你要購買的國外產品的價值,當然是發達國家的產品,這個捐贈祇是他們所賺的一個零頭。而且這個錢全部是以國家名義捐贈的,因為國家是將錢捐贈到基金那,國際基金再給受援國。表面看是國家行為,其實那個錢全部來自企業。不管是企業直接捐贈,還是國家對企業的稅收,實際上背後有國際大企業的利益在面。

  如果認真算下來,中國拿這個十億美元一點都不合算。因為在議定書面給予了嚴格的規定,就是你沒有資格研製、開發和使用你自己的替代物。這很明顯,是圈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