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兩岸應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和合作--專訪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
|
羅祥喜(香港)
本刊記者
|
第一,我們以前主張非核家園,所以反核四。但沒想到情勢後來變了,整個世只情勢不對了,又贊成核電了。所以陳水扁“總統”因為要關閉核四廠而付出很大的代價,在野黨第一次喊出要罷免他,改革變成自我犧牲。
第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國會”改革,我們明知對民進黨非常不利,因為國民黨買票還是非常普遍,小選區非常方便他們慣性的買票,但是為了改革,我們還是去做了,結果自己輸得很慘。
第三,將地方頻繁的選舉改為“三合一”選舉(即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選舉併在一起選),當時很多人反對,包括我也反對,因為三合一選舉非常方便那些要買票的人。當時陳“總統”認為民進黨執政,政黨利益要低於“國家利益”,結果那次民進黨又慘敗。
因此,我認為,改革要審慎評估,而且要全套作業;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錯誤的改革不如不要改革,這幾個例子都表示民進黨是自我犧牲;當然也表示民進黨當時提出的很多改革方案,不見得是完善的。
如何重拾信心是民進黨面臨的最大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對民進黨失去信心,因為擔任了8年“總統”的人,剛離開那個位子,就面臨一連串對他整個家族的司法審判和人身攻擊。這不僅對民進黨造成傷害,也對台灣民主造成傷害。當然民進黨要概括承受這個責任,這是很痛心的一件事情。
因為這樣,很多人對民進黨的信心,越來越潰散。所以,民進黨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樣趕快重建信心。那我這份報紙一喊下來,我看到了一點效果:第一個,對民進黨好像已經起到一種化學作用,比如二月一日那天,遊錫前主席當場認捐10萬塊,第二天謝長廷院長也打電話來響應。我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這樣做。辦報可以展現它的包容性,可以幫民進黨進行整合,同時也讓民進黨看到前進的方向。
對於民進黨來講,主席是蔡英文,我會全力支持。我認為,她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大家趕快對她的領導有信心。因此,今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成績單非常重要。
我認為,只要大公無私地提出最好的候選人,就有希望。過去民進黨黨內初選制是最大的敗筆,它常常把最好的人才排擠掉,而這次完全不用黨內初選。因此,如果能夠提出很好的人選,兼以選民的鐘擺效應,我對這次選舉持審慎樂觀的看法。當然契機也是危機,如果人選提得不好,再選輸了,這個黨就泡沫化了,這是一個嚴厲的挑戰。
我辦這份報紙,可以從一個側面來穩定和凝聚民進黨的信心,給個方向。我相信,民進黨會再起。
記者:在外只看來,從去年初兩項選舉失敗之後,由於各種原因,民進黨的反省和改革好像與社會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並嚴重影響民進黨的重振和再起。對此您怎麼看?
呂秀蓮: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是阿扁的因素,但事實上不是。我認為,我們台灣人太厚道,就會變成鄉愿:每次選輸要檢討的時候,有人就說會影響黨的團結,所以一次一次就這樣把問題忽略掉。另外一種情況是,討論完以後,知道問題,但沒有真正去改革。
不過這一次我起碼看到民進黨有改革。比如我過去一直反對黨內初選,這一次縣市長選舉總算沒有黨內初選了。所以這是一個契機。最近討論比較多的,是要怎麼改革的問題,我希望不再只是口號,而要真正動起來。
用“遠親近鄰”的觀念
處理敏感、複雜的兩岸政治問題
記者:作為綠營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視野的政治人物,您認為應該以何種角度、何種態度和負責任的立場來面對、處理未來的兩岸關係?
呂秀蓮:兩岸關係最複雜,但最複雜的問題,要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思考。其實2000年選舉時,我就喊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遠親近鄰”,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祖先,包括我的祖先,都是幾百年前從大陸來的,這是遠親關係;近一點的是幾十年前隨國民黨來的,如果從地理因素看來,中國大陸與台灣是近鄰,也是鄰居關係。因為兩岸是“遠親近鄰”,所以人民沒有仇恨,更不該有戰爭。以前,不管是北京的統戰還是國民黨的反共論調,都只是國共的歷史恩怨,老早就該丟掉了。可是我們這邊是丟掉了,蔣家的思想不會再影響我們了,但是,北京的領導人有沒有丟掉一些思想的窠臼?這個是考驗他們的。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