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訪談
2009年9月號,總第14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正確把握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則
--訪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黃輝珍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


黃輝珍(左)與中評社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親切交談

  尤其,現階段台灣面對嶄新的國際局勢變化、快速發展的兩岸關係,處於和過去60年截然不同的新局面,既有新挑戰也有新機會。台綜院對自身未來發展,應有新的反思、新的抱負、新的策略,要充分掌握台灣的優勢與不足,進一步發展優勢、彌補不足,讓台灣新時代得到健康快速發展,累積未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與競爭力。

  台綜院自主運作
  李登輝關心但從未過問研究業務

  在答覆關於榮譽董事長李登輝先生與台綜院實際運作關係的提問時,黃輝珍說,李先生從2000年卸任“總統”之後,就擔任台綜院的榮譽董事長。這是台綜院的榮譽。李先生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曾經長期擔任教授與研究工作,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傑出的農業經濟學者,相當尊重學術研究的自主性與專業性。據我所知,李先生一向尊重台綜院的自主運作,關心台綜院的發展,卻不曾過問台綜院的研究業務。台綜院的研究領域和性質,主要是專業性、科學性、學理性的公共政策研究,超乎黨派與個人。

  黃輝珍說,李先生2001年創辦群策會,其下設有“李登輝學校”,並親任董事長。群策會較具政治性與行動性,李先生卸任後政治上的構思與想法,通常是透過群策會進行表述和主張。事實上,李先生在海內外的威望很高,他的思想主張不需經由組織平台傳播,就能夠得到各方面的重視。

  台綜院與政府決策的關係

  當問及台綜院將來與馬政府的政策磨合、會不會向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和對外政策提供建言時,黃輝珍說,智庫之所以為智庫,與政治團體不同:政治團體有鮮明的主張,有政治行動的必要;智庫則不然,智庫應該是學術化、專業化、理性化的研究平台。

  所以,智庫不必有自己鮮明的意識型態,智庫主要是聚合人材,蒐集資訊,透過科學、專業、有系統、有層次的專案分析,提出各種方案,分別做出利弊得失的科

  學評估,最後由決策者、由社會大眾來做判斷與選擇。

  黃輝珍說,作為台灣一家負有公共責任的智庫,台綜院很樂意秉持專業超然原則,協助台灣的政府、台灣的執政者,扮演好知識研究提供者的角色。至於政府會不會接受台綜院的方案,自然會有各種具體的判斷和選擇。雙方角色區分很清楚:我們負責做研究、提方案,政府負責選擇、決策;決策之後,政府要為政策負責,做得好就是政績。

  目前兩岸關係是60年僅見

  談到兩岸關係,黃輝珍說,目前兩岸關係的新局面,是60年僅見。從1949年到2009年的今天,兩岸關係已經截然不同。60年前那種針鋒相對、勢不兩立的鬥爭,到今天整個大局勢、大氣候,已經朝向“和”與“通”的方向發展:“和”就是和平,“通”代表溝通、交流與合作。

  這當然是源於兩岸各自內部出現大變化、國際局勢出現大重組的結果,是歷史規律發展的趨向,總的來講是好的。在此大變化之下,兩岸都必須做出變革調適:如果調適得好,“和”與“通”的形勢會更好,會出現雙贏格局;反之,如果調適得不好,輕重失衡、急緩失當,未來難免還會有曲折與反覆。

  黃輝珍說,台灣內部面對兩岸關係巨大變化的嶄新局面,源於背景不同、立場互異,加以利益結構因此大幅調整,思想意識因此深刻變換,在政治上難免出現糾葛於歷史與現實的生態激盪。朝野政黨之間不斷產生矛盾衝突,甚至形成幾乎水火不容的對立格局。積累既久,糾結更深。

  黃輝珍進一步表示,2008年中以來,兩岸關係迅猛發展,台海形勢根本變化,大多數台灣人民普遍有程度不一、或多或少的適應不良問題,潛伏著一種又新奇又疑惑的不安情緒。面對此一氛圍,比較值得重視的是,政府對局面的掌握是否完整充分?所採取的政策是否正確明確?與人民的溝通是否及時通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