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訪談
2009年9月號,總第14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正確把握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則
--訪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黃輝珍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

  不過,黃輝珍仍然強調,大陸的惠台措施也應該有所節度,應該講求平衡。為甚麼?黃輝珍認為,今後如果台灣一直從大陸方面得到不正常不平衡的利益,對台灣並不是好事;譬如,一個人總是不勞而獲,總是從朋友那邊得到非分利益,養成投機取巧心理,造成自己的懶散、依賴、不求上進,長期來看只會毀了自己。

  黃輝珍說,希望台灣人民不要把從大陸方面得到好處,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冀望永遠能夠如此、冀望得到更多的惠台措施。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應該建立在平等互利、合作雙贏的基礎上,才能經得起長期的考驗。發展兩岸關係,一定要重視健康兩字,不可能永遠一邊平白地給予另一邊利益;禮尚往來,有來有往,平等互利,關係才會健康持久。片面依賴,祈求施捨,只會喪失自主奮鬥的動力、自強創新的企圖心,這不是台灣人的本色,相信大陸也不希望看到一個失去生機的台灣。

  台灣應該重新檢討新情勢下的兩岸經濟分工

  談到台灣經濟時,黃輝珍說,面對兩岸關係60年來僅見的巨大變化,加上大陸經濟的崛起,以及這一波金融海嘯衝擊之後所呈現的西方經濟的脆弱性和大陸經濟的相對優勢,兩岸的經濟關係也面臨新的變局,台灣本身的經濟發展策略必須有很大的調整。

  黃輝珍認為,台灣有必要針對國際新的經濟格局,包括兩岸彼此的新經濟關係,重新檢討兩岸之間的經濟分工:兩岸各自的優勢在哪裡?台灣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未來要如何發展?如何發揮優勢互補更大的效用?台灣經濟如何運用兩岸經濟關係得到更大的發展?兩岸如何實現經濟合作的雙贏?台灣要把自主性的創新發展戰略找出來,制定長期的富有競爭力生命力的系統性經濟政策。關於簽訂兩岸經濟協議的問題,應該從這些方面來考慮。

  黃輝珍說,台綜院有意願從事兩岸之間的智庫交流,特別是為兩岸經濟的產業關聯性、優勢互補性,重新找到雙贏合作的定位。我們必須預見十年後兩岸經貿關係的大致發展輪廓,從而以十年之後的格局做為目標定位,回過頭來做為今天台灣制訂政策的根據;面向十年後的兩岸經貿情勢,來制定今天台灣的政策;而不是今天單純制定今天的政策,十年後卻一片模糊。兩岸智庫應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交流,取得共識,各自努力。

  大陸對台溝通應該避免片面性

  黃輝珍說,如何因應兩岸關係的巨大變化,對台灣和大陸來說都是一項重要的挑戰,必須妥善因應。

  黃輝珍表示,台灣是民主開放社會,近年以來,政黨抗爭變本加厲,互信極低、猜疑極重。反映在兩岸關係上,兩極分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即使國民黨現在不斷跟大陸交流,可是台灣已經不可能有永遠的執政黨,台灣社會兩極分化終究是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變數。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很重要,智庫的專業理性研究特質,或許可以為緩和兩極分化、促進中間整合,扮演輔助的角色。

  黃輝珍說,大陸與台灣溝通過程中,切勿帶有片面性。除了重視個別藍營人士的傾向外,對廣大的非藍營方面,也應該投入心血與關注。大陸應該關注綠營人士為甚麼在兩岸關係上與藍營有這麼大的差異。認識兩極、平衡兩極,才能掌握中間;中間不是一兩人,而是一大片,是決定性的一大片。愈困難的地方,就愈代表要害之所在、矛盾之所源。辯證法揭示,解決問題,重點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脫離了這一規律,問題就得不到解決,而且可能製造更多的問題。不過,就目前的跡象看來,大陸方面似乎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這是好的發展。

  兩岸關係應適用科學發展觀

  黃輝珍說,大陸的對台政策與對台交流,也應該適用大陸領導人倡議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統籌兼顧、達到可持續發展。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廣大人民為本,而不是以政黨或政治人物為本,更不是以出於私利脫離大眾的個別人或團體為本;全面協調,就是除了藍營、綠營、大企業者、上層菁英,中間廣大多數也要協調溝通交流,勿使兩岸交流染成權貴化、富豪化色彩;統籌兼顧,就是要統籌關照到歷史與現實,統籌關照到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統籌關照到整體與局部,統籌關照到台灣內部情勢與台灣對外關係。必須秉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統籌兼顧,才能形成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兩岸關係。

  黃輝珍小檔案

  黃輝珍,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華府國會運作研究;曾任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兼副總主筆,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日報發行人兼社長,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政務委員等。現為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