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楊教授提到,目前在台灣沒有人願意提“一個中國”的原則。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中國”這塊牌子已經被大陸方面搞臭了。只要他們不喜歡的事,就說是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按照大陸的定義,連辦個國際會議都是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那麼台灣大多數人都是台獨。難怪台灣人不願意被“一個中國”的原則套住。這個問題若不根本解決,兩岸的統合就非常困難。
吳玉山:馬英九在認同與意識形態表述上的變化
吳玉山
|
我是研究政治學的,所以就從選舉這一塊開始看。我觀察到,馬英九先生在差不多2005、06年到總統選舉之間,他在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表述上其實有蠻大的差別:2004年國民黨二次失敗以後,為了生存和發展,一方面尋求基本政治支持者的認同,另一方面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主張與大陸接觸,連宋也在這個情況下先後訪問大陸。那個時候的馬英九還是比較傳統的國民黨人,認同終極統一(晚統),但沒有一個時刻表,非常像他參與制定的“國統綱領”。
可是從2006年開始,大概也是在陳水扁“廢統”那段時間,馬英九在《自由時報》登了一個廣告,認為台獨也是一個合法的選項,結果鬧了蠻大的風波。但從此之後,馬英九的競選操作就不斷地往中間靠,因為他認知到,在台灣統、獨兩邊都是少數,很多人都是在中間,認為中間才有票。因此,在選舉的考量下,中間這塊是最重要的,所以馬就真真實實地往這塊走;若再看馬各式各樣的論述,包括不統、不獨、不武,都表明馬要走中間路線。
在意識形態上
馬可能由中間向綠色方向滑動
馬英九知道,中間選民不是一個意識形態,中間這塊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在拉扯。因此,馬英九在種種論述中,為了呵護中間這一塊,通常是表述完這一面後,又會表述另一面,以此來表示他在中間。所以他的就職演說裡頭,一方面說祖先埋骨至此,另一方面又用中華民族的詞語。
兩種意識形態拉扯的結果,馬英九向綠色方向滑動的可能性比較大。正如有人說,陳水扁八年執政最大的貢獻,是把國民黨拉到綠的這邊來,有若干的道理。
不管馬英九的意識形態如何,在台灣整個的光譜繼續往綠的方向滑動時,馬英九在面對中國大陸的時候就更困難:經濟上馬要靠大陸,但由於他的政權的合法性上,他必須把自己操作成非常具有台灣本土認同;他的下半身和上半身、他的腦袋跟他的胃腸是分開來的;他對台灣的表態與對大陸的表態是不可能一樣的,但是他必須同時做兩種表態來滿足現在對他來講都不可或缺的考慮根源,他當然就左右失措,被人抨擊。
耿曙:面對台灣分裂的社會
馬政府的論述分裂在所難免
耿曙
|
剛剛吳老師和楊老師都提到,我們新政府兩邊不討好的情況,可是我覺得這樣的拉扯或分裂,其實是來自台灣的政治結構:本來在統獨問題上,台灣就是一個拉扯與分裂的社會。處於這樣一個結構之下,為了確保馬“總統”第二任能做更多事,所以現政府只得採取這樣左右為難的路子。所以我覺得解決目前左支右絀的出路,可能不在馬政府而在對岸。我的觀點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大陸施惠特定團體的效果不大
中共必須思考新的政策方向
從胡錦濤主導兩岸關係後,對台政策基本上有一個大方向,就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根據實證研究,這個做法的成效有其局限,大陸可能要根據現階段的實踐開展一些新方向。
目前大陸的一系列惠台政策,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在經濟上施惠特定團體,如農民、企業家和台商,二是強化兩岸的交流接觸,如台生、青年邀訪、兩岸聯姻等。大陸希望通過惠台政策與強化交流,逐漸改變對抗性的台灣認同,促進兩岸的統合,但經過數年政策的實施,上述政策的成效還是有限。
施惠於農民的政策,因為台灣農產品多是“產銷分離”,掌握運銷流程者可以因此獲利,多數農民則既沒得益也不瞭解。而對於台灣企業家和台商來說,大陸的施惠政策,雖然有利於他們的經營,但經過一定的詮釋分辨之後,多數人仍傾向“利益歸利益,認同歸認同”,錢照賺,立場照樣。
就促進兩岸接觸來說,台生在大陸的學校,相對孤立社會之外,多數仍然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行為規範也是台灣規範。至於大量邀請台灣青年學生,的確有助於改善他們對大陸的印象,認為大陸快速發展,共產黨也不那麼僵化,但比較深的接觸後,反而讓他們覺察到彼此的不同,仍然無助改變他們的認同。而大陸配偶,則多希望子女加速融入台灣社會、認同台灣社會,因此刻意強化子女“也是台灣人的身份”。
認同是政治抉擇的最終依據,沒有認同做基礎的話,利益輸送、接觸交流再多也沒用;以往多認為擴大交流、擴大惠台,將有助於轉變台灣的認同,目前看來實際效果有其局限,大陸應該在惠台與交流政策之外,另求突破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