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6年10月號,總第10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黎以衝突及其後續影響

  應該承認,這場軍事衝突激化了兩大對壘面的矛盾。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以美國和以色列為一方,真主黨、哈馬斯、敍利亞和伊朗為另一方,兩大力量嚴重不對稱的對立陣營將在中東地區明裏暗裏進一步展開軍事較量和政治博弈,既有分寸尺度,又有烈度深度;既有前臺表演,也有背後操縱;既有相互施壓、相互試探,也有相互妥協,最終為各自的戰略取向和鬥爭目標服務。

  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美國作爲世界超強的唯一的超級大國,以色列作爲中東地區的超強軍事強國,想達到軍事意圖並不難。但是超強實力運用不當卻往往損人不利己,結果適得其反。
美以行動激化了矛盾,實際阻擋了美國多頭並進、推進國際反恐、推廣“大中東”和“新中東”計劃的部署,改造中東的戰略條件進一步喪失,美國的軟實力繼續下降,整個穆斯林世界反美情緒進一步上升。

  美國的“新中東”計劃難以成功

  儘管美國想借助以黎衝突保持適度規模之機,推銷著重依賴軍事壓力和威懾模式來重塑中東的“新中東”計劃,意圖將其與推行政治民主的“大中東民主”計劃齊頭並進,恩威俱施,並向伊朗施加強大壓力加快伊朗核問題的解決步伐,穩定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勢。但是在整個反美情緒高漲的阿拉伯世界、穆斯林世界面前,這些手段不僅效果不大,還可能在軍事逞強之後面臨新的棘手難題,戰略目標再次失控。

  阿拉伯國家陣營繼續分化

  對阿拉伯世界來説,處於親西方前沿的埃及、約旦、沙特等國家,私下和公開的表態有很大不同。這些國家政府表面上對真主黨和以色列都進行譴責,美國更看重他們具有實質意義的私下態度。如阿拉伯大國埃及譴責戰爭,安撫民衆,也特別指出埃及不會介入新的地區戰爭。這些表態實際上表明著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有利於美以的戰略實施。因爲埃及和約旦等國家,每年都接受美國的大量援助。反過來看,這些國家的現政權在平衡民衆反美情緒、處理對美關係方面也將面臨更多困難和挑戰,面對國內洶洶而起的反美、反以民意,阿拉伯民族主義和伊斯蘭宗教情緒,處理不好會危及自身統治。

  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和美國保持距離,親美姿態不強。儘管也批評真主黨的盲動帶來災難,但是更傾向於維護阿拉伯民族利益,同情黎巴嫩人民遭遇,譴責以色列借題發揮、擴大戰爭、殺害無辜,但是這些國家不會直接衝撞美國。總體上,在不危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阿拉伯國家雷聲大、雨點小,缺乏真正制約美以的強烈意願和有力武器。阿拉伯聯盟作爲阿拉伯整體外交舞臺,言行姿態越來越虛多實少,作用嚴重下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阿拉伯國家內政外交深受美國中東政策的干預和影響,難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對以色列也基本無可奈何。

  中東和平進程從本質上看已經死亡

  就中東和平而言,巴以和平進程已經因爲近年來巴以持續衝突與仇恨、以色列的單方面行動、巴以政局變化而死亡,只是巴以,以及調停四方(美國、俄羅斯、歐盟、聯合國)沒有正式宣佈而已。

  敍利亞和以色列談判二零零零年以來無從談起,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間的談判長期凍結,此次衝突更使得中東和平進程雪上加霜,加劇對立和仇恨。目前美國政府根本無意也完全顧不上中東和談,重拾和談機制與框架,恐怕要等到二零零八年美國新總統上台之後再行觀察了。


  布什意圖重塑中東也被中東所鉗制和改變

  其實,大國的許多所謂戰略利益未必非要通過戰爭手段和單邊政策來獲取。克林頓執政的8年中,在保持中東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照樣促使中東局勢的保持了總體穩定和基本平衡。而今,克林頓擔任總統時期留下的執政基礎和軌跡被徹底打亂和改寫。布什政府6年來的戰略重塑了中東、改變了中東,也最終爲中東所鉗制、所改變。

  田文林:美國中東政策導致衝突


  黎以衝突的爆發,與美國在中東推行錯誤的政策是有關係的。

  美國中東政策錯誤
  中東因此變得更加動蕩

  黎以衝突時間之長超出了我們很多人的預期,這場衝突已經成爲伊拉克戰爭以後,中東最嚴重的一場軍事危機。這場衝突的爆發與美國九一一事件後推行的錯誤的中東戰略有關。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在中東推行的政策主要有兩個要點,一個是推行反恐戰略,具體表現就是發動了兩場反恐戰爭;第二是民主改造,具體表現就是推出“大中東計劃”。與傳統的美國中東政策相比,美國新時期中東政策是一種顛覆性的政策;這種顛覆性政策破壞了中東既定的政治秩序,使地區力量對比更加失衡。事實上,中東地區的政治生態環境是非常脆弱的,而美國這個做法是破壞了這個環境。具體地說有兩點:

  首先,反恐戰略導致阿拉伯世界整體力量更加衰弱,而非阿拉伯力量無形中壯大。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阿拉伯世界和阿拉伯國家是中東政壇的主導性力量,也是維持中東穩定的中流砥柱。阿拉伯力量與非阿拉伯力量,以及阿拉伯之中的各種激進力量與溫和力量之間,一直保持著一種微妙的相對的力量平衡。這種力量平衡使得這個地方在很長時間內,雖然有問題、有矛盾,但是不至於出現爆炸性的激化。但美國發動的兩場戰爭,尤其是伊拉克戰爭,就使得阿拉伯世界的力量進一步衰落。

  相比之下,有兩個非阿拉伯力量借機崛起,一個是伊朗,另外一個是以色列。我們這裡談的是以色列。

  這場黎以衝突的起因是甚麽?是解救人質。那麽解救人質,以色列其實是可以採取其他方式,是有戰略選擇的條件的。過去以色列也曾經採取過用人質交換人質的方式,如果此次以色列願意這樣做的話,應該還是可以的。但以色列採取了一種大打出手的方式。用俄羅斯的官方說法,以色列此次發動打擊完全是“不成比例”地使用軍力。這種狀況恰恰說明,正是由於阿以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以色列才敢如此囂張。而這種局面的出現很大程度又是美國中東政策造成的。換句話説,美國這種破壞性的中東政策,使得中東變得更加動蕩,格局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爆發新的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