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人工智能在遊戲領域的“戰績”早已為人熟知。近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人工智能實驗室又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在某熱門射擊遊戲中,DeepMind實驗室的人工智能玩家在CTF遊戲模式中擊敗了人類玩家,再度受到輿論熱捧。其實,除了人機對抗中的表現優異,在開發環節,人工智能也正嶄露頭角。
日前,網易宣布在旗下某手游中推出虛擬角色“阿初”,和此前出現在電視台新聞播報中的虛擬主播不同,它可以隨時和你互動,所有行為、對話都是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產生。優秀的物理引擎、豐富多變的交互場景、具有“高智商”的非玩家角色(NPC)……似乎是每個玩家的夢想,隨著AI和遊戲領域的結合日趨緊密,人工智能將為遊戲領域帶來哪些變化?
早已在遊戲開發領域“發光發熱”
角色不能任意走動?有角色走進障礙物無法調遣?有非玩家角色不能按照團隊命令運動?這是很多遊戲玩家或開發者都曾經歷過的尷尬。
如何延長遊戲的生命周期,讓一款遊戲更加具有挑戰性,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它們更加有趣?近幾年來,人工智能輔助遊戲研發成為遊戲開發者和運營者發力的主要方向。
美國企業服務數據庫公司Crunchbase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全球共有150餘家AI遊戲企業,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遊戲引擎、NPC交互、人機交互等方面。數據分析,2019年這個數字還會翻番。
其實,提起人工智能,人們不免總將它與各種高大上的神經網絡、深度學習、邏輯算法等詞匯聯繫在一起,而遊戲總是被認為是小孩子們的玩物。可實際上,人工智能與遊戲的關係一直非常親密,確切地說,在電子遊戲、單機遊戲誕生伊始人工智能就存在了。不過最早的AI實質上是一段固定的程序腳本,如果玩家掌握到了規律,娛樂性就會降低。讓眾多80後印象深刻的《吃豆人》,嘴巴一張一合的動作和聲音,表達了“我吃,故我在”的生活態度。這是全世界銷售最高的街機遊戲,是現代遊戲AI的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