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我看來,北交所相較滬深交易所最核心的差異,應該放在整個新三板市場層面上看:即北交所上市企業必須來源於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其上市是層層遞進的。
具體而言,北交所上市公司必須來源於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也就意味著這些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前,就已經在新三板這個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裡進行公開信息披露,且接受市場各方監管了至少一年時間。
擬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其財務信息披露的合規性、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內部控制度的完善性,已經歷過新三板市場的洗禮。這些特性,可以讓監管機構對其能否在北交所上市,做出快速的判斷。
因此,在審核方面,相較滬深市場,即便北交所在發行上做不到“完全不審”,至少可以做到“少審”或“快審”。所以,預計未來北交所出現IPO堰塞湖的可能性將是極小的。
澎湃新聞:市場層面上,北交所下一步表現將如何演繹?對A股整體表現有何影響?
王晨光:此前市場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改革新三板、降低新三板投資者門檻會分流A股資金,對A股造成“抽血”效應。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彼時,在科創板推出之時,市場也有類似論調。但實踐證明,推出科創板並未抽A股的血,反而在推出後,A股市場整體成交量接連創出新高,連續成交金額突破萬億元規模的天數創下了新的A股紀錄。
因此,我國資本市場並不缺錢,缺的是好的投資標的和投資機會。就投資角度而言,北交所的開市,恰恰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優質中小企業早中期成長階段的投資機會,可以讓更多的投資者能夠真正分享優質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壯大的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