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貨幣調控有望更多地運用結構性工具,為支持實體經濟提供精准導向。一是用足結構性增量工具。包括已推出的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2000億元區域發展再貸款、2000億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新創設的碳減排支持工具也將在2022年新增額度,後續將推動增量資金在小微、綠色領域精准落地。二是用好兩項普惠小微直達工具資金接續安排。2020年至2021年10月,銀行累計支持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11.8萬億元,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9.1萬億元,兩項直達工具在支持普惠小微上發揮了重要作用。1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兩項直達工具做出新安排,兩項資金接續安排有望繼續鞏固普惠小微支持效果。三是可能會運用結構性優惠利率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引導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為小微、三農、綠色、科創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社融和貨幣增速將邊際改善
2022年,隨著政策在穩經濟、防風險的考慮下穩中偏鬆調節,新增社融規模將略有擴大,存量增速可能小幅走高並呈現前低後高態勢。
一是新增信貸規模略有擴大,可能實現小幅多增。其中,房地產信貸偏緊局面將有所改觀。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預計2022年,將適當放鬆房地產開發貸款,緩解房企資金鏈緊綳狀況;支持居民購房剛需特別是首套房需求的正常釋放,按揭貸款新增額度有望同比多增,放款速度加快,按揭利率也可能結構性回調。同時,普惠和綠色貸款將成為信用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餘額達到25.8萬億元,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增至14.8萬億元。隨著相關貨幣政策工具陸續落地,2022年普惠和綠色貸款增長規模依然可觀。預計202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約21萬億元左右,略高於2021年新增規模;信貸餘額同比增速約11%,受基數效應影響有所下滑。
二是政府債券發行將維持較高水平。在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穩經濟的背景下,財政資金將更加積極發力穩經濟。2022年地方政府融資力度不會減小,且政府債券發行進度可能前置。不過由於2021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相對往年後置,部分資金實際使用延後,可能並不一定體現為2022年新發債券規模的明顯增長。
三是直接融資新增規模有望提升。在債券融資方面,2021年前11月新增規模超3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約1.4萬億元。在政策環境逐漸改善下,信用風險事件的負面影響將逐漸淡化,2022年企業債券發行情況可能有所好轉。在股權融資方面,2021年前11月非金融企業境內新增股票融資超過1萬億元。2022年在全面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背景下,股權融資有望繼續保持多增態勢。預計2022年直接融資總計新增規模或達到5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