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1日電/被人們稱為“漢語四六級考試”的漢語綜合應用能力水平測試,於2011年年底在北京、上海、江蘇、雲南、內蒙古和天津等試點地區開考,並從今年起推廣到全國範圍。
用考試的方式,能否改變當下社會的漢語應用現狀?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770人參加),58.2%的受訪者關注漢語綜合應用能力水平測試。僅26.2%的人認為用漢語能力測試的方式能改善漢語應用現狀,42.1%的人認為不能,31.7%的人表示“不好說”。受訪者中, 70後占29.4%,80後占42.6%,90後占10.9%。
當下中國存在“漢語危機”嗎
調查中,83.6%的人認為現在人們的漢語應用水平下降,其中45.0%的人表示“下降很多”。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楊國華,從事大學語文教學已有10年。他感覺,從整體上說,學生的漢語應用水平比起10年前要差了,甚至有老師覺得是一屆不如一屆,這讓他們感到很痛心。
楊國華發現,很多學生邏輯性很差,寫文章時錯別字很多,語句都說不通順。一部分學生在應用文寫作上幾乎是空白,連個通知、請假條都寫不好。楊國華曾在課堂上教同學們寫毛筆字,他發現,很多學生連毛筆都不會拿,更別說欣賞草書、行書了。
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四學生孫姗,正在寫關於“中國特色詞匯翻譯”的畢業論文。她感覺很多漢語特色詞匯正在消失。比如,一項關於輸入法軟件的統計發現,人們經常用的詞匯就是靠前的那幾個,呈現越來越集中的趨勢,這也反映出人們實際應用的詞匯在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