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方政府影子銀行融資對國家的可能影響
由於在目前的財政體制下,我國是上級對下級的任命制,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承擔著無限責任,地方政府不能破產清算。為此,一旦地方融資平台因影子銀行觸發系統性償債風險,考慮到銀行也是國家所有,由財政或有債務形成的財政壓力,會由基層政府向上層層傳遞,最終勢必匯聚到中央政府。
為了避免地方政府,特別是大的省、市債務違約風險,演化為區域性,甚至是全國性的中國式的“歐債危機”,損害國家債信,中央政府不得不對其進行救助。被救助的地方政府將部分或是全部債務成本轉嫁給中央政府,中央財政不可避免成為作為“最後支付人”進行兜底。地方政府的債務最終或者通過財政上擔保資產變現清償,或者通過資產剝離和財政赤字貨幣化,中央銀行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國債或者發行票據,最終以通貨膨脹方式化解。
事實上,不管是信貸增長率走勢歷史經驗,還是M2/GDP與地方債務餘額/GDP的走勢數據分析,當前的下行調整從明年開始基本進入較上行的觀察期,未來我國出現較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小。坦率的說,治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實質是政府投資體制的深刻變革。政府投資體制,如果不下決心進行徹底改革,不但無法根本上對治理地方債務問題產生實質作用,而且很可能在未來繼續帶動地方債務擴張,通貨膨脹形勢不容樂觀。
五、治理對策
地方政府影子銀行債務風險,短期而言,一方面,以“壓增量,調存量,控風險”為原則,明年擇機對地方政府相關的影子銀行融資業務進行清理整頓,在此基礎上盡快將地方政府銀行體系表內、表外融資活動進行並表,以有利於監管。同時治理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避免一刀切,加劇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比如擴大營轉增、房產稅試點、徵收環境稅等,拓寬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此外,發揮直接融資市場作用,發行地方債券和融資平台上市等,增加地方政府融資來源,減輕影子銀行融資需求壓力。就股市而言,股市改革特別是IPO制度改革尤為必要,只有誠實面對股市誠信危機的現實,真正樹立“投資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採取有力政策措施改革一二級市場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與打擊腐敗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才能吸引百姓的資金流向資本市場,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
長期來看,地方政府影子銀行債務風險,實質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新發展,應該納入地方政府債務治理的整體加以考慮。我國屬於典型的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尤其在經濟蕭條,出口疲軟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就只能依靠投資拉動。從地方政府單純追求速度和規模的發展思維看,地方政府存在著無法遏制的不顧人民的真實需求與自身財力,在預算軟約束的保護下、擴大財政支出規模,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一些“看得見”的項目,換取任期內政績的投資衝動,無效的、過度的投資難以控制,同時將龐大的地方債務和財務黑洞卻留給了下一屆政府,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潛在風險始終存在,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定時炸彈,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將炸掉中國經濟的未來。
很明顯,徹底改變當前以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為主體、以土地儲備作為抵押支持、以銀行信貸作為主要資金來源的地方政府融資模式,建立地方政府投資預算硬約束機制,構建以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為基礎的多元化地方政府公共資本融資模式,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然而,在政府依舊擁有廣泛的行政權力和控制大量重要資源的情況下,只要是政府隱含擔保的項目,即使是分散的私人願意提供信貸,預算軟約束及其誘使的地方政府過度負債偏好的問題依然無法根本解決。即使是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很可能進一步擴大風險。
為此,應將政府投資體制改革視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破除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體制性障礙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舉措和領域來謀劃和推進,力爭十八屆三中全會或以前,能夠確定相關領域的改革目標,出台總體規劃,明確規劃各階段實施完成的時間表,力爭十二五末取得階段性的重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