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北會談,一個美麗的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7 17:33:29  


 
  三、“台北會談”面對理性“認同、互信”, 尋找思維交集,可喜可賀 

  “台北會談”原本七月初要召開,因為台灣“陸委會”提出參會者要“純學者”,主題不可出現“認同”和“互信”等字,使得這一次“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的研討會胎死腹中。但在短短五個月後突然間,變成一次兩岸紅、藍、綠三黨重量級專家學者積極參與的盛會,不僅沒有取消“認同”和“互信”等字,反而在面對“認同”和“互信”時出現了從沒有過的理性和務實的探討,又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大事。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有感而發,他說:認同與互信是這次會談的兩個主軸。不同國家間即使沒有認同,也可以建立互信,然而,兩岸之間如果沒有認同,追求互信注定是緣木求魚。這是兩岸關係的特殊之處。

  認同與互信是人類一直以來就有的課題,每個國家或族群在不同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認同及互信危機。處理得好,人民彼此幸福平安,反之,猜忌與懷疑,衝突與戰火將會揮之不去。如果只是思考眼前的利益,當然可以忽視認同與互信的差異,只要依賴物質性的交流與利益的獲取就可以相互滿足,但是如果我們要為下一代著想,就不可以放任認同的歧異與互信的疏離。

  也許因為大家都帶著歷史的責任和使命,都願為兩岸和平發展著想,為兩岸民眾幸福平安祈禱,大家都不“放任認同的歧異與互信的疏離”都能夠直面認同與互信,直面我們的祖先與中華文化的傳承,直面我們一同走過的歷史悲傷,直面我們一衣帶水無法分離的眼淚與苦楚。那就讓理性戰勝悲情,讓“立場的陳述”與“理性的討論”回到會談中,尋找紅藍綠思維的交集,這是多麼值得可喜可賀啊。
四、“台北會談”說情論理務實找方案,後續效應巨大 

  張亞中教授說,不管是什麼樣的色彩,不論是哪一種政治立場,所有的人都需要和平發展,也都會贊同認同與互信的重要。我們在一起討論與溝通時,誤解可以容易被化解,但是當我們在經過充分溝通後卻仍然發現彼此的歧異時,我們所需要的已經不僅是溝通,而是“情”與“理”的解決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