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情要設身處地,論理要將心比心。說情要顧及對方的感受,論理要論大是大非的理。如果兩岸不是兩岸,而是兩個外國,那我們不需要把“情”與“理”放在首位,而比較誰的權力比較大,誰的利益應該比較多,“強權就是真理”、“利益本來無情”將是談判時的唯一標準。兩岸就是兩岸,兩岸不是外國,自然需要“情”與“理”來處理爭議。
兩岸已經發展到和平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甚至超越差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謝長廷不久前用意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維利所說:“人類的悲劇,就是情勢變更,但人不變更!”提醒民進黨人要因應兩岸變局,要打通兩岸互動想大路,讓兩岸和平發展。大陸“十八大”要“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誰都會為之振奮。兩岸未來的整合不是夢。
問題的答案就在於我們要實實在在地面對現實,尋找認同與互信的基礎。我們堅信,理性務實的對話與探討,一定能夠尋找到彼此能夠“建立認同與互信”的方案。
因此,“台北會談”是一個美麗的開始。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副主任張百達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台北會談”讓民進黨、共產黨、國民黨有一個討論的平台。雖然這次會談可以知道民共之間的差異很大,但只要有對話,就可能激蕩出不同想法,產生不同角度去解讀,就有新思路,要突破就可能。讓我們祝願“台北會談”產生更大的後續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