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中國銀行業年中“錢荒”年年有,但今年資金緊缺的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 |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俄羅斯之聲7月5日報道《中國銀行體系能否自如應對風險?》,摘要如下:
中國銀行業瀕臨崩潰?這一問題已經連續幾周時間困擾著投資商和全世界的商界人士。中國人民銀行保證不會出現危機,政府則呼籲媒體不要對流動性短缺傳言進行渲染。但與此同時,經濟指標並不讓人感到樂觀,一些專家甚至預言中國銀行體系會出現災難性狀況。
中國銀行界拆借利率兩周前串升至30%。對於銀行體系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數字。一般情況下,這種利率不會超過3-5%。比如在俄羅斯,這樣的拆借利率指數僅在2008年危機峰值時才有過。而美聯儲儘管成功地將拆借利率控制在較低水平,但還是沒能避免銀行市場巨頭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而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也僅涉險過關。
中國銀行業出現的這種情況和2007年美國銀行屆危機前狀況非常類似。不同點僅在於,美國銀行“受傷”和次貸有關,而中國銀行則與提供信托、抵押和租賃貸款相關聯。但其實質並沒有什麼差距,也就是說,銀行在拆借短期資金(主要依賴於短期存款),但其貸款數額卻越來越大、期限也越來越長。結果造成流動性差距增大的局面。
中國人民銀行對此進行介入。為了讓其它銀行控制此類貸款的增加,人行將跨銀行市場上的一部分資金撤走,結果造成跨銀行拆借利率暴漲。進而出現了中國人民銀行面臨崩潰的傳言,投資者們驚恐萬狀,上海股市也出現4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還好,中國人民銀行及時進行調整以平息投資者的驚慌情緒。銀行領導層發表聲明道:“我國市場流動性是有充分保障的,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收緊”。
儘管如此,一些分析師還是警告說,不對貨幣政策進行修正,中國的銀行是無法生存的。據俄羅斯銀行協會總裁加列金.托蘇尼揚介紹,中國經濟中的貸款數額已經達到危機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