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網評:唐傑忠辭世,人民相聲如何傳承 ?
來源:光明網 作者:封壽炎
有“笑佛”之稱的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辭世,連日來引發了追悼哀思的熱潮。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漸次凋零,屬於他們那一個年代的藝術範式也漸行漸遠。這種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與火熱生活打成一片的“人民藝術”,已經漸漸被體制色彩濃重的“宣傳藝術”,以及市場導向的明星制、名人制 “商業藝術”所取代。新舊範式之間銜接不暢導致的思想和藝術雙重失落,乃是每位老一輩藝術家辭世之際,最令人唏噓不已的地方。
跟絕大多數老一輩藝術家一樣,唐傑忠的人生也深深印刻著時代的烙印。他出身於北京的一個貧寒之家,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參加了革命。雖然身為文藝兵,但他在部隊裡沒有任何特殊待遇,跟普通戰士一樣行軍打仗。1949年4月至10月,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硬是從天津一步一步走到了廣州。在艱苦的革命生涯裡,他跟普通戰士完全打成了一片。行軍路上的見聞感想,成為他藝術創作的豐富素材。
老一輩藝術家的共同特點,就是從來不因為從事藝術就身份特殊化。他們始終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與火熱生活打成一片,真正是“人民的藝術家、人民的藝術”。他們深深扎根於廣闊的社會生活之中,深刻地體驗社會和人生,感悟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審美標準,立足於人民群眾的基本情感,專注於藝術的提煉,最終以鮮活的生活為源泉,創造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使藝術作品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深獲人民群眾喜愛。
唐傑忠和姜昆創作的經典相聲作品《虎口遐想》,就充分體現了“藝術源於生活,源於群眾”的鮮明特征。從作品的題材,到作品密集的“笑點”,處處都是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可見、可聞、可感的素材。藝術家對這些平易近人、樸素無華的素材加以提煉,端出來的就是一件冒著生活熱度、散發著市井氣息的藝術佳作。很難想象,沒有真實生活經驗和細致生活觀察,只會閉門造車的書齋型文藝工作者,能夠創作出如此新鮮活潑、熱氣騰騰的文藝作品。
在這種人民的藝術、生活的藝術理念指導下,經過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人民藝術家們在廣闊的領域、不同的門類裡都創作了大量藝術精品。其規模之宏大,特色之鮮明,藝術規律之獨樹一幟,都堪稱樹立了一種藝術範式。在唐傑忠藝術生涯的黃金時期,那種旺盛的創作力噴薄而出。《虎口遐想》《電梯風波》《學唱歌》《著急》《重大新聞》《友誼頌》《新兵小傳》等等,光看這一系列作品的名字,就能勾畫出這種藝術範式的一些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