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網評:高校熱點事件頻發 理性應大於感性
來源:中國網 作者:含辰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前幾日,北大某學生申請公開二十年前教授性侵女學生導致自殺受處分原委,該事件迅速引起關注。隨後,一封來自北大學生的公開信廣泛傳播,信中提到了北大相關學院對這位學生提請信息公開一事的處置,這更是讓輿論關注點從事件本身轉移到了當下高校學生工作中的無形“對立”。
傳統觀念認為學校是為學生保駕護航的最佳場所,作為培養和關愛學生的地方,學校有能力也有責任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高校更應如此。但近幾個月來,關於高校“師生”的熱點事件陸續發生,不管是“導師門”,還是“性侵女學生”,涉及的內容對於學生發展而言都是“致命一擊”。持續發生的高校熱點事件,逐漸開始顛覆這種傳統觀念的美好期許,一旦事件發生,必將導致情緒觀念的對立。
矛盾的產生並非一朝一夕,學生對於學校提請的某些訴求也並非空穴來風,但必須承認,提請訴求的本身也意味著情緒化的對立。然而,作為校方,如何更好地回應訴求,訴諸理性及感性,這也是當下高校學生工作中面臨的時代問題。春風能否化雨、教學能否相長,撇去“一刀切式”的傳統觀念及印象,消除對立、化解情緒的最佳良方在於理解,唯有理解才是對“年輕的聲音”最好的傾聽。
隨著2017年“90後”最後一批高考結束,高校裡多是“90後”群體,作為“獨子”“家之驕子”,也作為“互聯網的土著民”,他們的個性和特征則更加現代,也更富正義感,也更具獨立。他們既有著對於新鮮事物、新潮思想較高的接受能力,也對社會責任、民族國家有著深入思考,信息的空前傳播,讓他們的特征也空前鮮明。這是時代發展給高校學生工作帶來的嶄新命題。
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這裡強調的是個性化、針對性、時代性。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倡導的“因材施教”理念不妨也可以用於對“年輕的聲音”的傾聽,既然學生群體特征隨“時”而變,那理應得以在回應方法上有“進”,既然學生群體訴求因“事”不一,那理應在回應中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