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蔡英文表示:“民進黨已準備好執政,可以包容國民黨。”接著又表示:“來到台灣的中華民國統治者是威權統治者,經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讓台灣人民感到國民黨是讓人恐懼、不安的政權。”蔡英文以“二二八、白色恐怖”概括國民黨,豈是“包容國民黨”應有的態度?相反的,所謂“可以包容國民黨”云云,無異以另一種“威權”心態來挑撥民眾對國民黨的不滿情緒。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一甲子,“白色恐怖”則出現於戒嚴時期,此兩種威權產物,毋寧有其形成的歷史必然,但台灣當局已道歉,並對受難者家屬做了補償,應已體現“修補”歷史的決心和誠意。何況,“國府”於1949年遷台後,對台灣所做的許多貢獻,蔡英文為何隻字未提?
尤有甚者,蔡英文之於“兩國論”,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觀諸台獨演化的軌跡,“兩國論”是將台灣推向獨立自主國家的理論基礎,而為“兩國論”操刀者,是以教授身分被李登輝延攬為“賓幕”的蔡英文,可見“兩國論”思想體系編篡者實為蔡英文,亦即“兩國論”就是蔡英文個人對台獨的核心思想。
蔡英文之於“兩國論”從泯泯棼棼到條條框框,與其說是孕育有成,不如說是她台獨主張的總整理。“兩國論”提出後,蔡英文對其“台獨理論”靜默了11年,終能趁著參選“總統”、且辛亥革命100年之機,藉“國家認同”新論述,就“兩國論”抒而發之,除了對獨派的“正名建國”不提之外,已將“兩國論”立論思維揮灑得淋漓盡致。其實蔡英文此次仍植基於“台灣國家主權”,不脫“兩國論”的論述基軸,不啻以“借殼上市”方式,將“獨立台灣”的姿影摻合在“中華民國”之中。
總之,蔡英文的“國家認同”新論述,切割過去,逃避未來,掐頭去尾的“中華民國論”,仍是“借殼上市”的變體台獨,充其量只是瞞人耳目的選舉語言。其實,陳水扁正是用此種手段當選“總統”,執政了8年,則蔡英文的這套手法又有何新鮮之處?陳水扁的殷鑑不遠,蔡英文仍持此種論述,不但不能整合民進黨,且必將撕裂社會,尤難因應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尤其在“兩國論”的魅影下,蔡英文若當選“總統”,難保不會以神形百變之姿鉤連獨派大搞“台灣正名”運動,為台灣人民帶來災難。
民進黨反對兩岸和平協議 所為何來
馬英九不久前表示,未來將審慎斟酌兩岸洽簽和平協議。民進黨對此砲火齊發嚴詞批判,說馬英九的“兩岸和平協議”會破壞台海戰略縱深,因為已定了10年非簽不可的時間表;蔡英文更批“兩岸和平協議”是危險、躁進的即興之作。馬英九否認有10年的時間表,但要條件成熟才會建置,所以他才提出公投,有充分的民意基礎再來談。對此,不禁讓人想問:民進黨難道有更好的兩岸和平主張?
兩岸洽簽和平協議,期能達到不聞硝煙味的和平境界,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企望。尤其兩岸曾兵戎相見、烽火漫天,如今已朝向和平發展,自然必須以洽簽和平協議為中程目標。
試觀兩岸從短兵相接到偃旗息鼓、從敵對僵峙到和平曙光乍現、又從開放交流到經貿熱絡,前後超過一甲子,每一道歷史烙痕都承載著台灣人民的悲歡離合。直到馬英九上台後,積極戮力於兩岸和平交流的開展,終能獲致兩岸兩會簽署包括ECFA在內的16項協議及一項共同聲明,這些豐碩的成果,可以說是兩岸和平的先聲。而2005年4月第一次“胡連會”後發佈的新聞公報,即已揭示“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避免兩岸軍事衝突”,馬英九乃據以開展出兩岸和平發展進程。
3年來,兩岸當局利用“2008機遇”,為兩岸“和平發展”作了極多且極大的努力;但經過此次大選的衝擊,出現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與李登輝合唱“倒馬保台”,竟使3年來的心血努力可能毀於一旦。由此可見台灣政情的莫測與兩岸現狀的脆弱。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已在兩岸之間取得“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的共識。在兩岸默契下,現階段幾已完成“易”的部分,而有逐漸邁入“難”的趨向。其實,兩岸交流最高難度不外繫乎如何建立軍事互信?如何進行政治談判?如何簽署和平協議?且在洽簽和平協議之前,前兩項重大進程如何完成。
觀諸馬英九“兩岸洽簽和平協議”的論述,可謂既具體又完整,一方面體現兩岸現階段的和平發展情勢,一方面以簽署和平協議作為未來願景,可讓台灣全體人民揮去戰爭的陰影,並在可以確保的和平狀態下安身立命。正因如此,對於兩岸的各自利害而論,皆不可能再有比前述“和平協議”更佳的終極方案或中程方案。台灣民眾經歷60多年的兩岸動盪,對於馬英九在此時提出“和平協議”的方案,應當以同意者居多。
表面上看來,台灣要的是和平,但其實更深遠來說,兩岸要的應該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共同發展環境,讓彼此的子孫都能在安和樂利中成長,從而為整個中華民族開創更充滿活力的進步文明社會。因此,一個和平協議,可視為雙方對一個更美好未來的共同承諾。因此,與其說是簽署和平協議,不如說是締造一個可簽署和平協議的兩岸環境。
然而,面對馬英九“洽簽和平協議”的主張,民進黨最敏感的神經被挑動了,因為和平協議必定使民進黨的台獨神主牌被從神龕上請了下來,從此再也沒有議論或主張台獨的空間,是以各種似是而非的批判直撲馬英九而來。蔡英文甚至聲言,兩岸和平協議將台灣人民的未來推入政治險境;蔡英文自認民進黨的和平協議沒有“九二共識”的“一中”結構,又讓自己陷入堅拒“九二共識”的泥淖。
其實,兩岸洽簽和平協議的主軸,植基“九二共識”,亦即其制約目標在於長保和平現狀。因此,馬英九之此項倡議,可在外界某些質疑與辯證的過程中不斷修正、磨合與補強;對民眾而言,也可藉此提高對和平的想像和參與,探索兩岸的最大可能。最後,民進黨供著台獨神主牌強烈反對馬英九版的和平協議,就必須針對兩大嚴肅問題對人民做出交代:難道民進黨不願見到兩岸在現狀下確保和平?難道民進黨推動台獨就能為台灣帶來和平?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12月號,總第16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