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陸美軍事互信看兩岸互信建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21 10:51:36


常萬全訪美,開啓陸美軍事互信新頁。
  中評社╱題:從陸美軍事互信看兩岸互信建立 作者:湯紹成(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兼美歐所所長

  今年八月中下旬,大陸國防部長常萬全訪問美國,美方特別禮遇,招待了常部長參訪科羅拉多州美軍北方司令部和北美防空司令部,也參觀了在夏延山(Cheyenne Mountain)地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備用指揮中心的核掩體,這是美軍首次向大陸軍方開放這個號稱是全球防備最森嚴的軍事基地。尤其,美國夏延山核掩體是在1966年開發完成,隱藏著世界上規模最大與設備現代化的設施,是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國航天司令部的地下指揮監控中心,承擔著整體北美領空的監控和防衛職責,其重要性與敏感性極高。

  此次常部長參訪夏延山核掩體的行動,引發了多方的揣測。由於美國人一向尊重強者、鄙視弱者,這個行動是向日益強大的大陸的一種善意表達,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尤有進者,這是否更是陸美兩國關係的一大飛越?其實,今年六月份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在加州會見時,陸方確認應美方之邀,將首度於2014年參加行之有年的泛太平洋聯合軍演,①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共識,比如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以及國際重要事務的相互通報等,陸美關係甚有進展。

  而此次常萬全的到訪,更是習歐會的後續發展,這也是美方第一次招待大陸國防部長參訪如此重要且機密的基地,若不是雙邊關係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程度,這是很難想像的,但是,陸美關係真的到了這種程度嗎?若以一般軍事互信機制發展的進程觀之,雙方關係的發展確實可以比照中程階段的初級狀態(後詳)。進而,若美方想藉此次的善意表達,以便日後要求陸方相應的回報,這將也是可以理解的,陸美雙方好似已經開展了新一輪的良性互動關係。

  軍事互信機制的理論特質

  其實,此次的參訪就是陸美兩國軍事互信機制的進一步發展。以往雙方都有一些軍事人員的交流,但是程度與此次相去甚遠,況且雙方的猜忌與懷疑仍多於信任與合作。質言之,所謂軍事互信機制,就是藉由雙方或多方軍事交流的特殊安排,以便增進理解,建立信任,減少猜忌,避免誤判,以及降低衝突的可能性,進而達到結束對峙狀態,與簽署和平發展或戰略合作協議的目的。

  進一步觀之,所謂的互信機制,其理論的實質內涵就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也就是一種謀略學的運用,比如六韜三略等,雙方利用互動的過程,來建立互信,並尋求獲得對自身最有利的結果(互利)。同時,這也是陸美兩國相互加持與互抬身價的作為,因為這可以提高那些無緣參予的國家對於這兩大國交換資訊的興趣。

  相對的,陸美雙方也都會擔心,對方是否會洩漏這些機密事務給自己的敵人或對手,這也可稱為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狀態,是進是退,必須有所拿捏。比如,美方應會擔心大陸是否會將此機密洩露給朝鮮或伊朗,因此還是保守一些比較恰當?相對的,若大陸洩密一事讓美方察覺,那就可能要承擔雙方關係將可能會倒退的後果,這就是雙方最基本的算計。

  另一方面,這種狀態或也可從功能主義理論(functionalist theory)的角度來觀察,其中的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就是一個極佳的觀察重點,此乃可分為良性互動、惡性互動與原地不動等三種可能的發展。良性互動自然可能是最為有利,但是若雙方都保留一手,那必定效果不彰,若兩者都開誠佈公,則必可相得益彰。因而可知,這個過程也還是會受到大小環境以及操作手法等方面的影響,或進或退,或快或慢。若雙方持續產生良性互動,相互協作,必定增加兩者的相互信任與相互依存,因而可以降低動武的可能。相反的,軍事互信最壞的情況,就是爾虞我詐,猜忌增加,從原本的互信狀態倒退,最後甚至停止軍事交流、反目成仇。

  軍事互信機制的實用特色

  一般而言,軍事互信機制可分為近、中、遠程三階段逐步進行。在近程目標方面,包括實現兩岸非官方接觸,優先解決事務性問題。依此,比如先進行學者專家等非官方人士的交流與研討,參訪軍事院校,加強軍事院校的學生交流,強化相關的教育直至中小學,共同打擊犯罪,共同處理食品安全問題,定期公佈國防白皮書與國防預算,以及共同進行海上救難,災難救助,與人道馳援等的演習等,以便為實際的協商與談判培養默契並作好準備。在這部分還需注意的,是雙方所使用的語言,同樣的詞彙是否代表同樣的意義,以免誤解與誤判。

  而中程目標則指官方的接觸,建立溝通機制,降低敵意,防止誤判。在這方面則可多管齊下,由簡入繁,比如建立不同層次的官方熱線,限制軍用密碼的使用範圍,以免造成誤判;劃定非軍事區,並在此區內將攻擊性強的裝備撤離,在此地區建立巡邏隊;將軍事行動依照攻擊的程度予以劃分等級,區隔對方可忍受與不可忍受的行動,比如動員後備部隊或演習時先通知對方;對於對方所提供的相關資訊予以驗證,進而在演習時互派觀察員,甚至在對方境內設置常駐機構負責聯繫,以及交換軍校學生等等,都是重要的步驟。在這個階段,雙方若能在相當的互信基礎建立之後,則還可考慮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便在增進理解與互信方面更加產生良信互動。若此構想成真,此乃對於兩岸的融合必定良有助益。

  而遠程目標,則是簽訂和平與互惠協議,確保永久和平。在這部分,當然還需要相關的其他條件相互配合,比如經貿與文化的順暢交流,外交競合的默契,以及有利與友善的政治氛圍等等。依此觀之,軍事互信機制還只是確保和平過程當中的重要的步驟之一,在各環節之間的良性互動之下,來達到最終簽訂戰略協作協議的目的。

  在相關的戰略層次,若雙方能保證不率先攻擊,也是非常有益的意向表達。比如在2000年民進黨政府時代初期,我國防部就已經表態,為避免兩岸衝突而引發國際事件,第一槍要由參謀總長下令。同時,對岸也有相似的規定,第一線的指揮官不能下令開第一槍。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相關規定,以便避免誤判而釀成巨災,這也將會是一個好的起步。此外,我方還遵守核武“五不”政策(即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不儲存、不使用核武器)等,積極向大陸釋放善意,期盼對方的善意回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