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教授有系統的概括及分析,一中三憲的制度安排及以統合做為兩岸發展的努力目標,有和平發展的階段期,循序漸進,創造兩岸重疊式的認同,以對後代子孫交代;無論其政治立場為何,都無法否認張教授的理論性創造,確實可以強化互信與兩岸深化和平發展的目標,張教授的民族觀、“憲法”觀確實是從現實出發,而非淪於各自表述,既不失台灣立場,也能使大陸當局考量,這正是兩岸目前急需的共識基礎擴大,而非突顯歧見。
身為來自大陸的貴客孫亞夫主任,抱著善意來台北,帶著期許來參加此次研討會。他提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雙方要把握關於“一個中國主張”的共同點和連結點,包括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這一客觀事實,通過求同存異,求一個中國之同、存對一個中國政治涵義認知之異,兩岸關係就有往前發展的條件。
這段話當然是對十八大政治報告的闡述,與來自大陸四十多名學者專家從不同角度剖析十八大政治報告內涵,而不只於對台部分;所謂大陸對政治關係尋求“合情合理安排”,這“合情合理安排”究竟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體現?又該如何安排?從孫主任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大陸當局瞭解兩岸現實。一個中國在台確實敏感,一國兩制確實不被台灣多數民眾所接受,但孫主任也認為,目前治權分裂,但主權卻未分裂,都在整個中國之內;這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憲法”,其內涵大抵相同,所差異者只是國號的不同與制度、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的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