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菅直人在悼念致辭中,對戰爭對亞洲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深刻反省”。 |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評論員 余永勝)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戰敗66周年的日子。這一天,由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死者追悼儀式”在位於東京的日本武道館舉行。日本天皇在儀式上發表致辭,但天皇今年的致辭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就戰爭給亞洲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道歉,也沒有提及戰爭的責任。天皇致辭的這一新變化,立即引起了亞洲輿論的關注。其中的原因,也值得深思。
近年來,因為顧忌亞洲國家的強烈抗議和外交制裁,小泉純一郎之後的歷任日本首相,都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這當然是相關國家外交鬥爭的勝利,但也使得歷史問題在對日外交中的分量明顯下降。中日關係、韓日關係這幾年都沒有因為歷史問題出現大的紛爭。
與此同時,日本與鄰國的“現實問題”卻顯著升溫。去年的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就是一起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自那以後,中日兩國的執法船經常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對峙。今年8月5日,日本再次扣壓了在此作業的兩名中國船長。雖然攝于中國壓力,日本于次日釋放了船長,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海域今後將成為問題的高發區。除中日以外,韓日與俄日之間的領土爭端也都顯著升溫。去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登上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以後,領土爭端成為俄日關係中最為突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