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和平開發印度洋並不會對印度形成戰略威脅,不值得印度政府小題大做。 |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評論員 劉宗義)從今年7月開始,印度國內媒體和有關政府部門圍繞國際海底管理局批准中國在西印度洋勘探開發多金屬硫化物問題,不斷發出指責中國的聲音。
印度海軍情報局(DNI)認為此舉使中國找到了在印度洋持續存在的理由,對印度的軍事影響是明顯的,印度海軍必須予以監督。印度外交部負責東亞地區的部門也認為中國此舉的影響“令人擔憂”,要求採取法律行動“予以制止”。因此,當南海爭端升級後,印度某些人士認為是天賜良機,印度應抓住機遇,向爭議海域派遣艦隊,和所有與中國有爭議的國家開展緊密合作,以實現印度在南海存在的長期化甚至永久化,以對中國未來挺進印度洋形成最大制約。結果隨後就發生了印度國有石油公司介入南海爭端的事件。
印度媒體就此指出,海洋將成為中印競爭的新舞台,並稱這是一個存在著“安全隱患”的舞台。這一連串事件是印度某些人士臆想中國威脅印度的又一典型案例。
印度之洋 vs. 全人類共同繼承財產
印度政治精英頭腦中存在根深蒂固的勢力範圍觀念。印度一位著名戰略學家就曾向筆者灌輸過其關於中印兩國共同排除美國,在亞洲劃分勢力範圍的想法。印度歷屆領導人都將印度洋看作“印度之洋”,認為印度的安全邊界是從馬六甲海峽到霍爾木茲海峽,從非洲海岸到澳大利亞西海岸,無論印度洋沿岸地區發生什麼都會影響到印度的國家安全和利益。尤其是從波斯灣到馬六甲海峽的弧形區域,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能源和貿易運輸通道,對印度而言是“具有合法利益的地區”。
|